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 侉子 (第1/2页)
我是前段时间认识万耀文的。 当时,我从网上给紫陌买了个摩托车的风挡,然后去姜小夏那儿,借用他的工具安装一下——既不麻烦人,也顺便体验一下DIY的乐趣,还能更好地表达心意。 这风挡实在是好,简约美观不违和,挡风挡沙挡飞絮,简直是用了就忘不掉。 那天天气晴好,微风。 杨柳絮漫天飞舞,像雪花一样,只是更轻盈,更无序,更难缠。 本来,“春风杨柳”“杨柳依依”都挺美的,现在倒好,“吹面不寒杨柳絮”,其给生活、生产带来的不便乃至损害,不必细说。 这白色絮状的绒毛由雌性杨树、柳树的果实炸裂而出,它携带着种子,借助风力传播四方,落地生根。 如果每一颗种子都有机会发芽,每一个鱼卵都能孵化,每一只动物都能长大,每一个人的野心都能实现,这个世界必然灭亡。 诚哉斯言。 BJ的杨树和柳树大部分种植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城市绿化尚处于起步阶段,杨柳树适合BJ的土壤和气候,且有成本低、易于繁殖成活、生长速度快等特点,于是成了主要绿化树种。 此外,杨树中飘絮的雌株,相对雄株发育早,皮肤好,被选用的比例又更大一些。 当然,这也可以看作是发展中的问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 我原来对飞絮不是很介意,毕竟我不对任何东西过敏,只是觉得不便。 现在,我觉得它会被吸入并蓄积在肺内,肺尘埃沉着病似的,于是很紧张。 姜小夏的店在东四环外,广渠路北侧。京B的车不能进四环,他这算都照顾到了。 我们围着一辆侉子聊了起来,刚洗过的车上沾了不少飞絮。军绿色的侉子,加上个京A的牌子,到哪儿都是一景儿。 车很新,但不是那种锃光瓦亮的新,而是保养良好的新,有点“修旧如旧”的意思。 我喜欢复古的东西,如果分析起来,应该会有这么一项:你老了,起码在心理上。 我想我应该承认这一点。我在年龄上比紫陌大几岁,但是在心态上,我可能比她大十岁百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成熟以及与之相关的任何优秀品质。 比如我现在用的这台笔记本电脑,就是ThinkPad的经典款,通体乌黑,全尺寸七排键盘,小红点,蓝色回车键,可谓低调优雅。 当然,这也跟笔记本电脑已经发展成熟,无甚大变化有关,不像同一时期的手机,你再喜欢iPhone4的工业设计,用起来和iPhoneX也不一样。 “他是个作家,还会修车。大拿。”姜小夏跟车主万耀文介绍我,并不忘调侃我。 这他妈的姜小夏,还拿这事儿逗咳嗽,好像我跟紫陌好了,截了他的胡似的。 “咱们见过,你会补胎。”万耀文笑着说。 我也想起来,那次去郊区,确实有一辆侉子,只是上面坐着一个女孩,就没靠近看。后来遇到紫陌,就更没再注意了。 张爱玲说,大部分的男子的美,是要到三十岁以后方才更为显著。现在这个时代,人应该更比当时晚熟几年吧。 万耀文看着比我们大几岁,正是“美”开始显著的时候。他五官端正,身形匀称,穿着得体,和气而又有些不羁,懒散又藏着爆发力。怎么说呢,就像那种演黑帮挺像又不让人讨厌的演员。 其实,郑凯瑞也有几分这种气质。 现在很难以貌取人了。就像某商业大佬所说,包、衣服什么的算什么奢侈品,谁都买得起,只有豪宅、豪车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几天前,我看见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一个人开着一辆劳斯莱斯,去一个街角底商“新发地果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