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赵王,还是好好想想吧 (第3/3页)
那都是直接挂在嘴上的。”
“今日,便也和兄长直说了吧。” “——赵王,之所以只能由储君的手足兄弟来做,是因为将来,赵王必须是皇帝的兄弟手足。” “为什么?” “因为赵国战时节制燕、代、赵三国兵马的权力,北上,可以用来抵御匈奴,南下,便可以颠覆社稷。” “所以除非是手足兄弟,这进一步忠于宗庙、退一步颠覆社稷的权力,是旁人根本没有资格拥有的。” ··· “当着兄长的面,弟也没什么好忌讳的。” “诸侯王相,别说什么左政、治国,又或是规劝、教导诸侯王——那就是长安朝堂的眼线!” “那就是摆明了告诉每一个宗亲诸侯:你敢闹,我长安朝堂,肯定第一时间知道。” “吴楚之乱时,淮南王相张释之得知自己的王意图勾连刘鼻、刘戊,便谎称自己愿意领兵,骗取了兵符,之后将淮南王囚禁了起来。” “事后,张释之虽然因为‘自缚其王’而被父皇责罚,甚至赋闲在家,郁郁而终,但整个天下的人都知道:张释之是对的。” “诸侯王相,就是这么用的。” ··· “兄长知道吗?” “如果有一天,兄长起了不该有的心思,那全天下的人,都会希望赵相能做些什么;” “虽然最终,这位赵相大概率不得善终,但也不妨碍包括弟、父皇,乃至皇祖母在内的全天下人,期望这位赵相能做些什么。” “因为只有这样,诸侯王相才会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而在平时就注意诸侯王的言行、举止,并第一时间表奏长安。” “而过去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兄长,先后杀了父皇三位鹰犬。” “——三位秩二千石,贤明远博,且由父皇精挑细选的鹰犬······” ··· “那么,接下来呢?” “兄长,打算杀到什么时候是个头?” “——父皇年壮,许尚还有十年寿数;” “——弟年幼,也不过再活三十年。” “这四、五十年,我汉家,还要为赵王殿下,准备多少位赵国相呢?” “还要准备多少,才够用呢······” 说完这最后一句话,刘胜紧闭着双眼,缓缓将脸面向殿顶; 似是在仰天长叹,又像是恨其不争。 而在刘胜身侧,赵王刘彭祖,仍旧一言不发······ “难听的话,皇祖母昨日说过了;” “好听的话,兄长待会儿回去之后,母后、母亲会说。” “弟,言尽于此······” ··· “回去之后,赵王,还是自己好好想想吧······” “孤,不比父皇阴戾;” “却也不似孝惠仁弱······” 硬着心肠,丢下这最后一句话,刘胜那似是钉在木板上的脚,才总算开始缓慢的先前迈动。 一步、一步、一步; 每踏出一步,刘胜面上神容,便更凄苦一分; 每踏出一步,跪地叩首的赵王刘彭祖,便越觉得悔恨。 直到那青年走到殿门处,才终于停下脚步。 低下头,稍抹去面上泪水,又故作坚强的僵笑两声······ “嘿······” “那什么,夏雀啊~” “别忘了回头,给赵王递张拜帖。” “不几日,便是母后的诞辰。” “赵王再怎么说,也是母后的庶子······” 扔下这最后一句话,刘胜便再也没有停下脚步,踏出店门,便头也不回的出了太zigong。 ——刘胜,要走。 因为在未央宫,还有一位年不足四十,却已风烛残年的老人,在等着刘胜。 只是在刘胜离开之后,赵王刘彭祖,却仍跪地匍匐,哭了许久、许久。 一如当年,正忙着平抑粮价的兄弟二人,在这里曾说笑许久,许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