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1章 赵王,还是好好想想吧 (第2/3页)
那么扎屁股?” “而弟做了太子之后,成为赵王的,又为何偏偏是兄长呢???” 语带消愁的说着,再悠悠发出一声长叹,刘胜终是从地上直起身。 再稍一侧身,将双手背负于身后,目光遥望向殿门之外,便又是一声令人莫名惆怅的哀叹,于殿试之内响起······ “唉······” “道理,弟跟兄长说过,而且不止说过一次。” “今日,便再和兄长说一遍吧。” “——梁王叔的处境,是因为梁国,位于关中-关东的隘口:函谷关外。” “吴楚之乱之前,父皇对梁王叔,恨不能予取予求,为的,是让梁王叔在吴楚之乱中死守,以免叛军兵峰,染指函谷关外。” “而吴楚之乱一平,《削藩策》《推恩令》《左官令》相继颁下,关东宗亲诸侯,已然不再对长安朝堂——已然不再对父皇、对我汉家,乃至宗社造成威胁。” “于是,梁王叔的皇太弟梦,醒了。” “梁王叔不愿意醒,父皇也逼着皇祖母、梁王叔,从那皇太弟的春秋大梦中醒了过来。” “只是兄弟手足之间的情谊,却再也回不去了······” ··· “赵国的情况,更比梁国复杂许多。” “自太祖高皇帝平城一战之后,我汉家的赵王,便有了在战时先动而后奏,节制燕、代、赵三国兵马的权力。” “——太祖高皇帝这么做,是为了名正言顺的让赵王刘如意,执掌边地之兵,以保全自身。” “但也恰恰是因为太祖高皇帝这么做了,吕太后眼中,才那么容不下刘如意母子······” “吕太后要的,是那头人彘吗?” “是让孝惠皇帝——让自己的儿子,背负‘坐视幼弟被母亲残忍杀害,却袖手旁观的’骂名吗?” “不是啊······” “吕太后要的,是让赵王刘如意这个曾险些成为储君、曾对孝惠皇帝造成过威胁的不稳定因素,交出燕、代、赵三国的兵权呐······” “难道,兄长不明白吗?” 说到这里的时候,刘胜似是冰冷无情的面庞之上,竟已不知何时,挂上了两行泪痕; 只是这一幕,刘彭祖看不到。 刘彭祖,仍跪地叩首,接受着自己一母同胞的弟弟、当朝嫡长太子:刘胜的训戒······ “隐王刘如意之后,是幽王刘友;” “再之后,是恭王刘恢。” “接连三个太祖高皇帝的子嗣,死在了赵王的位置上,也终于让吕太后明白:刘氏,不可靠。” “赵国,必须由即可以信任,又没资格坐上皇位的吕氏子弟掌控。” “于是,便有了赵王吕禄······” ··· “再后来,吕太后驾崩,长安经由诸吕之乱,朝野内外天翻地覆。” “赵王吕禄没了,赵幽王刘友的儿子刘遂,便被先帝复封为赵王。” “直到吴楚之乱过后,赵王遂因外结匈奴、密谋叛逆事而畏罪自尽。” “也就是从那一天——从赵王刘遂自尽的那一天开始,赵王的位置,便被父皇留给了太子储君一母同胞的兄弟手足。” “——如果大哥做了储君,那赵王,大概会是二哥、三哥;” “——若四哥做了储君,那赵王,或许就会是五哥。” “但最终,坐上赵王王位的,却是兄长。” “这,是为什么呢?” “兄长,是有二哥的文采?” “还是有五哥雄武?” ··· “兄长,何德何能啊······” 在说出这‘何德何能’四个字时,随着刘胜缓缓合闭的眼皮,又一滴泪水,自那张似是坚毅,又隐约闪过些许不忍的面庞上滑落。 而在刘胜身侧,跪地匍匐的赵王刘如意,也开始因为低声啜泣,而轻颤起双肩。 感受到兄长的悔恨,刘胜心中,只一阵不是滋味。 沉默许久,却又冷不丁噗嗤一声讥笑。 “呵;” “父皇总说,弟狗肚子里,藏不住二两香油——有点什么事,别说是挂在脸上了,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