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_第376章 天生你材必有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6章 天生你材必有用 (第1/2页)

    一场考举,便为长安引来了十万以上的外来人口,刘胜自是如临大敌。

    如果说,新时代的主旋律是发展,那封建时代的核心重点,便当是安稳。

    小农经济为主题的农耕封建文明,其实非常脆弱。

    一场天灾、一场人祸,甚至是一句谣言,都可能对脆弱的农耕封建文明,造成不可磨灭的巨大打击。

    所以,自人类从愚昧的奴隶制文明,走进相对更先进的农耕封建文明的那一天开始,稳定,都始终是统治者摆在第一位的要务。

    ——夏桀无道,究竟无道在哪里?

    成汤伐桀时,动员治下军队、子民时的原话是:夏桀恣意用尽众人的劳力,无休止地消耗夏朝的国力,所以大众也都懈怠,不跟他通力合作;

    普天下百姓们都说:夏桀你这个该死的太阳什么时候衰亡呀?我们都愿意与你同归于尽。

    换而言之,为后世人传唱前年的‘夏桀无道’,总结归纳起来,不外乎一句:没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商纣残虐,又残虐在哪里?

    或许有人会说了:商纣帝辛,是最后的人皇,是人族最后的共主;

    至于后面的,都不过是自甘堕落的‘天子’罢了。

    但只要知道商纣在位时,殷商子民的遭遇,就不难发现:真到了日子过不下去,饭都吃不饱,甚至连命都保不住的时候,什么人皇、天子,其实都没有什么两样。

    据记载,商纣在位时期,于商都朝哥大兴土木,无休止的扩建宫廷,更倾国之力修造鹿台,并用钱、粮,以及各类奇珍将其堆满。

    一边加重赋税,一边又劳民伤财,如此极尽奢靡,却也还是顾不上朝政,反跑去和祸国殃民的妲己,搞什么酒池rou林。

    甚至在此基础上,仍旧不停止对东夷的征讨!

    只能说:后世的那些个昏君、暴君,都不过是效彷了商纣帝辛的某一种行为而已;

    而帝辛,却是‘昏聩残虐’之道的集大成者。

    至于在后来的秦,那就更不用说了。

    北方的长城,以及一直铺到长城之外的秦直道;

    南方的岭南,以及无数身死热带雨林的老秦人;

    东方的东海,则是徐福带领着浩大无比的船队,却只是为了给嬴政寻仙问药;

    甚至就连西南夷,那被后世人称之为‘不毛之地’的丛山峻岭,都被嬴政硬着头皮,铺下了一条五尺道。

    到处都在施工,到处都在铺设道路、挖掘沟渠,又或是筑建城墙。

    故六国之民如此,老秦人,也同样如此······

    从这些以往的经验,以及在后世的见闻、在后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认知,刘胜其实能很轻松的得出结论:封建王朝需要做的,其实就是一句‘让老百姓吃饱肚子,老老实实在家种地’。

    只有这样,才能让王朝的统治稳固,才能用税收填补统治成本,并试着去做一些推动文明进步的事。

    而‘平稳’二字最大的敌人,便是人口聚集。

    ——即便汉室,至少是目前为止的汉室统治者,做的都比桀纣、嬴政等前辈做的更出色,刘胜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时代的底层百姓,也仍在身处水深火热的边缘。

    刘胜很确定:当天南地北的人们聚在一起,又喝下两口壮胆的马尿,就必定会生出一些不大和谐的话题和言论。

    若是在平日里,老农在田间干累了,大不了仰天大啸一声:狗天子,当真是苦死俺们这些农户了!

    发泄完了,擦擦汗,也就继续弓腰忙活了。

    可当人口聚集在一起,尤其是以‘十万’为数量级聚集在一起,类似这样的话题会不会有什么延伸,就不是刘胜所能控制的了。

    所以,为了‘安稳’,为了此次考举的结果,是‘天下尽欢颜’,而非‘天子失民心’,刘胜必须保证面面俱到。

    ——考上的士子,必须按照承诺安排职务;

    就算起步的位置低一些,也得挑一批代表接见一番,以示‘皇恩浩荡’。

    没考上的士子,也得进行一定程度的安抚,再不济,也得赐下些酒rou吃食,权当是安慰。

    除此之外,刘胜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让这一大批外来人口,破坏长安原有的秩序。

    比如盐、粮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不能因为长安人口暴涨一半以上,而产生太大的波折。

    又比如人口骤增,所必然会带来的治安问题······

    “呼~”

    “但愿一切顺利吧······”

    “第一次考举,若是真闹出什么乱子,那朕这脸,可就要丢的干干净净了······”

    如是发出一声感叹,刘胜缓缓直起身,将双手高举过头顶,用力伸了一个懒腰。

    感觉到身上的疲惫、倦意被驱散了些,再下意识低头,看向摆放在面前御桉之上的竹简。

    微微一愣,刘胜终似是想起什么事情般,呵笑着从御榻上起身。

    “坐了三天了,也该出去走动走动了。”

    “也不知先前交代的事,舅舅办妥了没有······”

    ···

    “夏雀啊~”

    “夏雀?”

    “去,召太仆来。”

    “备辇,摆驾上林。”

    ·

    在汉家的历代皇帝当中,当今刘胜,恐怕是最喜欢来上林苑的一位了。

    太祖高皇帝刘邦,别说是来上林苑了——前后在皇位坐了七年,在长安的时间,零零碎碎加在一起,恐怕也就是两年不到。

    在统治生涯的大多数时间里,汉太祖刘邦,都属于‘不是在率军平叛,就是在御驾亲征的路上’。

    连长安都不怎么待,就更别提能抽出闲暇,到当时还没如此规模的上林苑来游玩、散心了。

    太祖皇帝之后,便是孝惠皇帝刘盈。

    这位英年早逝的天子,和父亲刘邦同样在位七年。

    只是在这七年的头五年里,年十五岁即位的未冠天子,只能窝在未央宫里读书;

    之后的两年,对母亲心灰意冷之后,也只是在未央宫自甘堕落,前后不过两年的功夫,便用酒色玩儿光了自己的寿数。

    在之后的两位少帝,自出生就几乎没出过长安城,自更不用多提。

    即便是前后掌权足有十五年的吕太后,也因为其‘太后’的身份,而很少离开长安,甚至是极少离开自己‘霸占’的长乐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