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_第376章 天生你材必有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76章 天生你材必有用 (第2/2页)

>
    ——在吕太后霸占长乐宫之前,长乐宫,是属于汉天子的皇宫;

    如今的皇宫:未央宫,才是刘邦下令为妻子吕雉所建造的后宫。

    吕太后之后,便是太宗孝文皇帝、先孝景皇帝这‘文、景二帝’了。

    这两位,倒是经常走出长安城,很乐意到城外走走、转转、看看。

    但太宗孝文皇帝来上林苑,更喜欢蹲在田埂,看老农摆弄庄稼;

    看上头了,便是撸起袖子,亲自夏天忙活一阵,那也是常有的事。

    至于先帝来上林苑,则大都是带着圣卷正隆的姬妾来游玩,或是和弟弟刘武,以及其他几位宗亲旁支游猎一番。

    像刘胜这样隔三差五来一趟,且一来就直奔少府作坊聚集的区域,真可谓从未曾有过的状况。

    但对于这个状况,朝野内外也并不担心。

    非但不担心,反而还颇有些老怀大慰。

    ——少年天子能不沉迷享乐,能时刻谨记自己的职责、肩上的重担,已经是让绝大多数人感到万分满意,实质是老泪纵横的感叹‘社稷有后’了!

    在此基础上,刘胜的娱乐项目,也仅限于‘跑去上林苑的少府作坊,和匠人们聊聊天’,这可就更令人感到安心了。

    毕竟再怎么说,这也比其他不务正业的‘爱好’,要正经许多不是?

    就算刘胜真的是去瞎逛、玩耍,朝堂也好歹能粉饰一句:陛下啊~这是去视察少府的工作了~

    连外出游玩都不忘视察工作,可真真是圣君临朝,天下之幸啊~

    不同于朝野内外,对刘胜经常位临上林苑的‘心照不宣’,少府本身,倒是严肃了很多。

    因为只有少府的官员才知道:刘胜到上林苑来,那是真来视察工作的······

    尤其最近,少年天子的母舅、当今贾太后唯一的哥哥:忠武侯贾贵,被当今临时任命为了少府监令,负责某个秘密项目的推进······

    “来了!”

    一声轻呼,引得众少府官员齐齐抬起头,便见远处的山脚下,御辇正朝着半山腰的作坊徐徐而来。

    站在人群最靠前位置的贾贵,此时也是半带着期待、激动,半带着不安,目光思思锁定在那辆黄屋左纛之上,却也不忘稍侧过身,第无数次在身旁仆从的帮助下,整理着身上的衣冠。

    不管贾贵有没有整理好,驾驶御辇的太仆袁盎,是不会放缓车速的;

    当御辇缓缓停留在半山腰的位置时,贾贵纵是仍觉得有些不完美,也只得赶忙正过身,快步迎上前。

    正要行叩拜大礼,却见御辇后侧的车门向外打开,而后便是身着便装的少年天子,满面春光的从车厢内跳下。

    “交代舅父的事,想来已有了眉目?”

    好不客套的一声问候,只惹得贾贵微微一愣,旋即便赶忙将打好的腹稿尽数咽回肚中,再拘谨的一拱手。

    “禀奏陛下;”

    “再有三五日,便可尽完。”

    “便是陛下不来,臣也正准备于明日,亲去未央面圣······”

    对于舅父贾贵的客套,刘胜并没有太过在意,只大咧咧抬起手,自肩侧一把搂过,便径直朝着不远处的作坊走去。

    一边走着,一边也不忘像真正的舅-甥、像感情非常好的舅-甥般拉起家产。

    “舅母近来可好?”

    “舅父这么长时间没回长安,舅母便是不说,怕也是怪我这做外甥的不懂事了······”

    ···

    “阿强呢?”

    “说是拜在了条侯门下,可有长进?”

    “若其学有所成,便又是我汉家的一员大将啊~”

    一路走,一路说,等走到那处作坊面前,贾贵面上的拘谨,也已是被刘胜的亲近驱散了大半。

    在作坊外停下脚步,不卑不亢的对刘胜随口问出的问题给出应答,贾贵便稍一侧身,手朝作坊的入口,对刘胜做出个‘请’的手势。

    不料刘胜来时风风火火,开口就是‘交代的事办成了没有’,眼下真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候,却似乎又不着急了。

    不着痕迹的回过神,一个眼神,便惹得夏雀唯一躬身,而后轻轻一摆手,带着随行禁卫、郎官退远了些;

    有了‘说悄悄话’的条件,刘胜才呵笑着拉过贾贵的手臂,附身附耳道:“甥已经到长乐宫,请奏过太后、太皇太后啦~”

    “只要这次的事办成,这少府卿的位置,舅父,可就是当仁不让······”

    与刘胜面上眉飞色舞的神情所不同,也稍有些出乎刘胜预料的是:在听到自己如此直白的‘暗示’之后,贾贵面上第一时间涌上的,竟是一抹挥之不去的疑虑。

    在刘胜狐疑的目光注视下纠结许久,又学着刘胜方才的模样,朝左右看了看;

    确定自己的话,不会有除刘胜之外的第二人听到,贾贵这才压下声线,轻声道出了自己的担忧。

    “陛下如此信重,臣本当感激涕零,尽忠职守;”

    “只是即便办妥了这次的事,陛下或许也不该将臣,直接任命为九卿。”

    “——陛下年幼未冠,尚未亲政;”

    “恐怕朝野内外,都会因此而对陛下怀怨······”

    ···

    “再者,太皇太后的弟弟章武侯,当年也是险些要做了丞相,最后却被太皇太后主动组织。”

    “臣外戚之身,若真做了少府卿······”

    却见刘胜闻言,满不在乎的摆摆手,还长‘嗨~’了一声;

    而后便道:“舅父过滤啦~”

    “外戚入朝,本就有异于外臣,别说是九卿,便是三公,那也全凭天子一言而决。”

    “——当年,魏其侯自太子詹事直接拜大将军,朝野内外,又有谁敢说个不字?”

    “舅父就安安心心把这件事办妥,剩下的事,自有甥和母后忙活。”

    ···

    “至于章武侯······”

    “嘿;”

    “舅父,还是不要想这么多了。”

    “甥仔细思量过,舅舅做这个少府卿,才真正算得上是‘具其能而得其职’。”

    “这少府,已经很久没有人管事啦~”

    “除了舅父,甥还真是放心不下外人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