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灾荒时代的食物(求订阅) (第1/2页)
第182章灾荒时代的食物 大殿当中,芈文开口道:“没有!” 芈倩皱眉道:“好无聊呀。我有些想大王了,大王离去半个月了!” 芈蝉忽然道:“为什么不前去寻找大王?” 芈倩担忧道:“这样适合吗?” 芈文道:“适合,自然是适合了,没有什么不适合的!大王很是忙碌,忙着国家大事,我们只能主动一些,主动寻找大王!” 芈倩道:“言之有理!” 她也是动心了,可心中还是犹豫着。 起身前去拜见华阳太后。 华阳太后点头同意了,在一千多侍卫的保护下,离开咸阳宫。 只是出门在外,自然不可能奢华,能有多节俭有多节俭,很多地方事情皆是省下去。 …… 宁秦县! 赵政行走在山野当中,正在视察着情况。 旱灾以来,政务就是繁忙起来。 吕不韦制定各种救灾政策,又是处理着各种政务;赵政却清闲下来,开始巡游着关中各地,视察四周的灾情。 五千宫卫护卫在身边,伴随着车架出行而去。 这些军队,足以保护他的安全。 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刻,四周的军队更是会救援而来,可谓是安全无忧。 大致的行走一圈后,发现这里的旱灾,比想象当中还要严重很多。 随着连续一年多降水稀少,很多的河流径流量在下降了一大截,很多细的河流更是直接露出河床。 虽然军队对外开战,还有搞基建,分流了大量的成年男丁,又是政府借贷出一些粟米或是钱币,又是六国的粮食进入关中,关中地区的情况好了很多。只是那些在家中的老人,妇人,孩童等,还要进行安置。 大旱气,很多庄稼在干旱当中,陷入绝收郑 可耕地,还是要照料的。 很多的耕地无法顾忌过来,可片的耕地还是要处理的,可以提水用来浇灌。 可能体力有限,无法浇灌太多的区域,可至少要浇灌一些口粮田。 曾经到了一个公士家中,这一户人家有着一百亩地,过去的时刻二十亩种植桑树,三十亩种植麻,剩下的用来种植粟米、豆子、糜子、荞麦等等作物,彼此轮作业。 可去年遭受灾荒,陷入歉收当中,只是收获少数的区域。 到了今年,因为缺少雨水,很多种子白白种下去,浪费了很多。 只能挑水,挽救少数分种子,只能保住十亩口粮田。 至于为何不能多挑水,多保住一些粮田……因为朝廷不允许。 很多人以为遭遇旱灾了,缺乏降雨,耕地干枯,那就直接引导水渠灌溉耕地。事实上,根本是不合理的。 河流的水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降水量。 随着降水量的减少,河流的径流量也会下降,若在上游截取大量的河水,用来灌溉;可能导致下游无水灌溉,会出大问题。 故而,在关中遭遇旱灾,进行各种救灾的时刻,还要进行规划河流的水量分配,免得上游吃饱,下游饿死。 合理分配河水,灌溉少部分耕地,用来保证口粮。 此外,要在耕地当中进行锄草,清理杂草,还要寻找一些野菜用来食用,还要寻找一些细嫩的榆树叶等等,用来当食物,可能味道不好,却是能用来充饥。还有粟米去壳之后,留下的米糠等,若是搅合在食物也可食用。 谷糠,味道不好,可至少能充饥。 野菜,嫩树叶,谷糠,混合着栗米,就是灾年的食物。 而且,每两顿饭一干一稀。 尽量节省着粮食,保持饿不死的状态,至于想要吃饱想都是不用想了。 即便家中还有存粮,还能坚持一两年,也要吃糠咽菜。 也要尽量节省粮食,就是为防止灾年继续。 在关中地区行走着,赵政下了马车,询问着官员,询问着农民。 然后,顺便砍了一些官员。 秦国的法律,看似严酷,可很多时刻只要不是造反,群盗,杀人之类的,很少判处死刑,往往是罚甲、罚盾、罚钱,城旦鬼薪为主。若是在平时的时刻,这些罪名属于罪不至死,只是城旦鬼薪,伴随着罚钱而已。 可在这一刻,赵政却是果断选择砍人。 乱世用重典。 杀人,是为了救人。 杀死张子善,刘青山,拯救了无数的党员。 在其他的时刻,可以选择宽容,可以原谅大臣,可以给某些人机会,可现在绝对不能给机会。 有些不符合秦国法律。 只是赵政却不在乎,吕不韦也不在乎,很多的秦吏也觉得理所当然。 因为秦王,就是宪法。 秦王的言语,在秦法之上。 在秦王开口后,一切变得合情合理。 就这样,赵政从咸阳出发,开始巡游着关中,到了某些地区停留一段时间。 这个巡游的过程,形式大于内容。 巡游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寻找出地方行政的不足和弊政,一方面是为了检查监督。 他巡游到地方,地方的官员们会畏惧,会忐忑,会不安,很多打算贪污的,很多有心思的,也是安稳下来,暂时变得老实起来,开始变为乖宝宝,开始秉公执法,哪怕持续时间不长,也有利于救灾。 秦吏也是很快变得清廉起来,人品变得高尚起来。 赵政也很是满意着。 到了下午的时刻,大军在扎营着,开始驻扎在城外。 这也是赵政的规矩,这次巡查的时刻,只是在城外驻扎大军,而不进入城内休息。 就在这时,脚步在闪动着,一个披着战甲的男子走进来,上前道:“末将李信,拜见大王!” 赵政问道:“发生什么事情?” 李信道:“王后离开咸阳,快要到了军营当中!” 赵政微微皱眉道:“这不是胡闹吗?在军营当中,可没有锦衣玉食,可没有悠闲而舒适的环境,这里很苦的!” 在军营当中,赵政为了拉拢军心,与士兵们同吃同住,士兵吃什么,他也吃什么,没有多余的奢侈享受,王后从锦衣玉食,能适应这样的艰苦环境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