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0章军功制的崩溃(求订阅) (第1/3页)
第261章军功制的崩溃 翻阅着这些,吕不韦发现了这位大王,一个致命的缺点。 那就是贪大,求全,什么都想要。 性格上有些急躁。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学会舍弃,才能得到。 这个舍不得,那个舍不得,最后只会失去更多。 比如,发展义务教育很好,可在现阶段进却不适合,花费了秦国太多的钱财。 比如,提升军队伙食,让军中多吃rou,这是好事情,可代价是花费钱财多。 比如,军队铠甲上,铠甲数量太多,也是花费钱财太多。 比如:在一些税收的豁免上,给予民众优惠,却是造成财政不足。 这还不算什么,可性格上急躁,不想要继续等待下去,而是要继续进攻赵国,这让大秦也难以承受。 当然了,吕不韦不会指责什么。 大王已经长大了,已经十八岁了,快要亲政了。 很在乎面子。 若是指责大王,会让这位性格多疑的大王,有些不好的心思。 不指责,而是解决问题,这就是他的思路。 吕不韦道:“大王,有什么原则?” 赵政道:“寡人有三个原则,第一个民众不能加税,第二不能降低军队的待遇,第三还要继续进攻赵国!” 吕不韦沉默着,大王真是给他找难题。 可这一切,并不是没有解决办法。 吕不韦道:“大王呀,臣仔细思索一二……” 取出毛笔写着字,又是画着叉号,又是重新书写,在不断的仿佛思索,不断的斟酌。 作为秦国的高层,每一个政策都要深思熟虑,都要不断仿佛对比,权衡其中的利弊。 一个疏忽,可能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很多问题,在稍后的日子才会出现。 很多问题即便发现了,也很难处理好。 谁都可以信口开河,可他是仲父,是秦国的右丞相,却是万万不可以。 赵政也不催促,而是耐心的等待。 许久后,吕不韦开口道:“大王,打算几年灭赵!” 赵政道:“六年灭赵!” 吕不韦道:“大王,既然不打算一战灭赵国,那就不要着急,就少征集军队。在南北二线攻击当中,一虚一实,一处为精锐秦军,大约为二十万精锐秦军;一处为普通秦军,主要是少量精锐,加上地方军队,固然战斗力差一点,却是可消耗赵国!” “秦国的目的是消耗赵国,而不是被赵国消耗,故而作战要稳重当中带着冒险!大王请看这里……” 着,取出赵国与秦国的地图,开始不断对比,开始着进攻的方向。 同样是十万大军,花费的成本也是大不相同。 在无法降低攻击次数,攻击频率的情况下,只能选择降低军队的武器标准。 过度的提升军队的武器装备,过度提升伙食后勤,会让国防开支增加,国家吃不消,最好是适当的武器装备。 武器装备,并非是越强越好,而是选择适度。 秦军的武器装备,只需要比赵军略高一筹就可以了,不比太高。 吕不韦道:“第二,大王攻略赵地后,可直接迁移赵地贵族,到了南阳,巴蜀等地,这些空缺的部分耕地,一部分可让大王占据,一部分可赏赐给有功将士!” 赵政点头道:“可。只是很多士卒在秦地生活,在关中生活,却是迁移到赵国,京城户口变为边疆户口,这不适合吗?况且赵国耕地贫瘠,多数为中田下田,可关中多数为上田,这适合吗?” “这是奖励,还是惩罚?” 穿越者记忆当中,在各个地方的户口差别也是巨大。 简单而言,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不一样,京城户口与边疆户口不一样。 在大秦市户口,可闲暇种田,可将农产品卖到城市当中,这样的农民多数生活优渥;可若是处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只能是种植粮食为主,还缺少定价权,处于相对苦逼当郑 在咸阳城高房价,高物价,只要在咸阳有十几亩地,有五六个房间,不种地的收获,就仅仅是出租房子的房租,就是能带来巨大钱财;可若是在边疆地区,房价低,物价低,人口稀少,每年带来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