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_第260章军功制的崩溃(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0章军功制的崩溃(求订阅) (第2/3页)

收益有限。

    大秦灭六国的方针,就是在覆灭六国的时刻,迁移六国的贵族世家到了秦国的巴蜀,关中,南阳,南郡等地,同时随着这些贵族世家被迁移走了,地方的很多土地,房产等也是空缺出来。

    事实上,大秦利用迁移手段,斩断六国贵族的根,很多六国贵族也是消亡而去。

    至于秦末的起义,与其是六国遗民的起义,不如秦吏的造反。

    陈胜,是秦军的屯长,却是在大泽乡起义;

    刘邦,是沛县的亭长,却是率兵起义。

    至于萧何、曹参等人,也是秦吏出生。

    最后,刘邦与项羽对决,本质上是秦吏集团与六国残余贵族的对决,然后秦吏集团取胜。

    大秦直接把耕地和房产等,册封给有功的秦军将士。

    迁移六国贵族到秦国各地,把六国贵族的土地,册封给秦国的有功将士。

    理论上,没有不错。

    完美的契合秦国的军功制。

    可在实际的执行当中,却是存在一个大问题。

    那就是把很多的关中户口变为边疆户口,把很多的咸阳户口变为县城户口,从耕地肥沃的关中迁移到耕地贫瘠的地方,试问一下,这是奖励,还是惩罚?

    秦国的政策,看似是在奖励有功将士,可在执行的时刻却是变为惩罚有功将士。

    若是不解决这个问题,对大秦的军功制会造成毁灭性打击。

    吕不韦听着这些,神情在变化。

    感觉他疏忽了一个大问题。

    吕不韦道:“臣也不知该如何?”

    赵政笑道:“寡人,倒是有一个办法!”

    吕不韦微微惊讶,道:“那是什么?”

    赵政笑道:“寡人打算改革军功制,准确来,是军功制与分封制结合。在秦国旧地,军功制不变,秦国的旧土上不实行分封制,可在六国的新土地上,却是要实行分封制。”

    “第一级公士,可获得十户食邑,五百亩耕地;第二级上造,可获得二十户食邑,一千亩耕地;第三级簪袅,可获得三十户食邑,可获得三十户食邑,可获得一千五百亩耕地;第四级不更,可获得四十户食邑,可获得两千亩耕地……以此类推,在六国的土地上,实行分封制……”

    吕不韦听着,却是皱眉道:“大王,六国的户口和耕地,够册封有功将士吗?秦国现在有公士十五万,上造八万,簪袅三万,不更一万多,至于不更以上人数不到五千。可大秦要灭六国,这会导致大秦的爵位数量提升一倍多。”

    “可六国的土耕地数量,也仅仅是两亿五千万亩,这够封吗?”

    赵政叹息道:“这是不够封的?故而在政策变化当中,有所损益!”

    吕不韦点头道:“大王此举,会为大秦,培养大量的五蠹!”

    赵政叹息道:“寡人也是无奈。秦灭六国,却无法凝聚,只能册封给有功将士,暂时稳定住地方。这样的政策,长久看来不利于大秦,可若是不这样,大秦的军功制就会崩溃,军功制崩溃了,大秦又能维持多久?”

    吕不韦哑然。

    秦国的强大,不是法律严苛,不是君王贤明,而是军功制给了民众机会,给了民众向上的梯。

    可现在,随着秦灭六国,却是会让大秦的军功制崩溃。

    这对大秦而言,是灾难性的。

    吕不韦道:“臣会谋划好一切的,会让有功将士满意,又是不折损军功制,还不能折损大秦的根基!”

    赵政道:“仲父呀,你辛苦了!”

    吕不韦道:“大王呀,我们似乎偏题了。着弥补财政不足,着开源节流,可扯到军功制上了!”

    赵政笑道:“是呀,我们扯远了。继续回归话题!”

    吕不韦道:“第三,义务教育,只是在关中地区就可以,最好不要扩展到其他区域,财政上吃不消!”

    赵政叹息道:“可!”

    他还是高估自己了。

    当今的大秦,耕地亩产也只是八九十斤,少数贫瘠的耕地也就五十斤而已。

    这就是大秦的亩产。

    这点粮食亩产,想要发展全民义务教育,根本不可能,也不现实。

    即便是阉割版的,也是花费巨大。

    只能在咸阳地区,还有少数的大城市地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