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_第265章说真话难(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5章说真话难(求订阅) (第1/2页)

    第266章真话难

    庄子有一个故事,就是某人为混沌开七窍,是为混沌好,可混沌七窍开了之后,却是死亡。

    这个故事,本质上是告诫君王要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顺应自然规律而发展,而不是过度干预,造成与自然规律冲突,引发种种恶果。

    在具体的主张上,道家讲究缩官僚编制,减少官员数量,减少对民众的干涉,让民众自由发展,只有在遇到大事情的时刻,朝廷才会出手,属于在大放,任由民间发展。

    法家却是相反,却是增加官吏数量,官吏越多,国家越是强大。

    卫缭继续道:“大王的想法是好的,可具体执行的是却是官吏,执行下去,会让民众受苦!”

    赵政道:“子缭,何解?”

    卫缭道:“大王,想要设立农部,为底层的农民着想,为底层的民众谋取福利,这是好事情。可大王却是忽略了一个极为关键的事情。臣有几个问题,要询问一下大王。”

    赵政道:“可!”

    卫缭道:“大王种地,可能比得上老农?”

    赵政道:“不能!”

    卫缭道:“该种植什么农作物,检查水土,保养耕地肥力,大王可能比得上老农?”

    赵政叹息道:“不能!”

    卫缭道:“每亩地该播种多少种子,该施多少肥料,大王可能比得上老农?”

    赵政道:“不能!”

    卫缭道:“大王呀,既然以为自己种地不如老农;那试问一下,那些官员多数很少下地干活,多数四肢不勤,五谷不分,麦苗与韭菜都是分不清,你觉得他们种地能比得上老农吗?”

    赵政叹息道:“不能!”

    卫缭道:“打仗的时刻,需将领熟悉战场,才能指挥军队击败敌人。若是用外行指导内行,会导致军队溃败而去!试问一下,农部皆是一群外行,如何能指导好农民种地,如何能指导好农民种好粮食!”

    “这不是瞎指挥,瞎胡闹,瞎折腾吗?”

    赵政哑然。

    卫缭继续道:“外行指导内行,这不算什么,顶多是把事情办坏而已,不算什么,可更为可怕的事情还在后面。大王设立农部,是为了农民好,可那些秦吏却是未必会这样校在他们看来,这又是一个捞钱的机会。”

    “他们只会这个管,那个管理,瞎管理,加剧社会矛盾,压缩民众的生存空间。”

    “很多人还会借机获取利益,再次在底层农人身上扒一层皮。在过去的时刻,有着三十个秦吏,他们可从老农身上扒皮;可现在变为四十个秦吏,对老农身上的扒皮更为严重!”

    言语极为冷酷,出对农部设立后的担忧。

    曾经在荀子口中,很多的秦吏皆是不党不私,廉洁奉公,执法严明,似乎秦国很好,那时因为荀子入秦时间很短,只是看到秦国的表面而已;可卫缭来到秦国,行走在民间当中,行走了一圈后,却是发现秦国问题很多。

    秦吏皆是贪墨不断,一百个秦吏九十九个贪墨。

    在乡野当中,越是底层越是贪墨的厉害。

    而且,很多时刻不好处理。

    比如,每年收取地租时刻,一户要交出九石粮食,谷物放在斗当中进行衡量。

    农民交税的时刻,必须要吧谷物放满一个斗,高高的凸起来,那些凸起的部分就是被秦吏用木棍一刮,合理合法的贪墨了。

    一斗粮食,只是贪墨一拳头的粮食。

    看似很少,可不断积累起来,村子当中一百户人家,却可贪墨上百石粮食。

    这还是最底层的秦吏,用着最为有良心的方式进行贪墨。

    在上层的秦吏,一层接着一层进行贪墨。

    卫缭也发现了这些问题,可只能选择沉默,选择漠视。

    假设秦吏当中,一百个秦吏有三个秦吏贪墨,可处死这三个秦吏;假设一百个秦吏当中,有十个秦吏贪墨,可处死十个秦吏;可假设一百个秦吏当中,有着九十个秦吏贪墨,难道还能处死九十个秦吏不成?

    不可能!

    即便秦王,也是没有办法。

    秦王高高在上,可以随时处死某个大臣,可他无法铲除某个阶层。

    如何治理秦吏贪墨?

    卫缭的办法,就是缩秦吏的编制和数量,无为而治。

    过去一个县,有着一百个秦吏管理,现在缩为五十个。

    一百个秦吏贪墨,变为五十个秦吏贪墨,无形当中缩了贪墨的数量,缩的贪墨的规模,缩的贪墨的钱财,民众口袋当中的钱财增加了,可以过上好日子,幸福指数提升了。

    这也证明了,老子、庄子等是正确的。

    可现在大王,要设立农部,会增加秦吏的规模,会增加贪墨的规模,会让民众过的更加苦逼。

    赵政听着,辩解道:“寡人可以做出六点承诺。第一,农部的官员,不得随意侵占民利益,不得随意处罚;第二,不得越权,不得私私自使用权力,凡是要经历上级官员批准;第三,不得干扰民众正常生活,只要合规就是不能干涉;第四,不得以权谋私,利用职务之便,谋取自身利益;第五,不得随意乱收费,以民众利益为准;第六,不得恶语相迎,粗暴对待民众!”

    卫缭站起身来,却是笑道:“大王了很多,承诺了很多,可底层的农民就是不相信大王,因为他们上当受骗的太多了,各种各样的好话都了很多,可最后倒霉吃亏的总是他们。”

    “底层的民众可能傻一点,可第一次受骗可以理解,第二次受骗可以理解,第三次还会受骗吗?”

    赵政哑然。

    傻子被欺骗多了,也会长记性。

    况且底层的民众,并不傻。

    赵政道:“大秦的信用,就那样差?”

    卫缭笑道:“大王呀,大秦的信用不是很差,而是特别差。大王可为农部设立背书,着农部设立之后,可为底层的农民带来诸多的好处,更是禁止秦吏盘剥底层的民众。可民众却是不相信,因为他们受骗太多了,早就信誉破产了!”

    “在很多底层民众眼中,大秦每增加一些部门,皆是想着盘剥民众;每次增加一些秦吏,就是用来搜刮钱财的!”

    “最初的时刻,大秦只是有租税,只是十税一,一亩地收获三石粮食,只需要上交三斗,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可到了后来有了口赋,算赋,这些叠加起来,比地租还要多很多,占据农民收入的十分之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