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_第265章说真话难(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5章说真话难(求订阅) (第2/2页)

到了后来又是增加了杂赋,又是要收取十分之三的赋税。”

    “到了现在,大秦地租占据农民收成的十分之一,口赋算赋占据十分之二,杂赋占据十分之三,民众缴纳的赋税就是占据收成的一半,甚至是更多。而且杂项,比正税的比例高,大王觉得正常吗?”

    “大王呀,民众不看朝廷如何如何,而是看民众如何如何做,可现实当中,朝廷的许诺一个都是没有做到,反而是借机敛财无数,大秦辜负了民众的信任,大王觉得民众还会相信大王的吗?”

    赵政哑然,沉默无语。

    完这些后,卫缭有些后悔,很多时刻真话,君王接受不了,普通民众也是接受不了。

    赵政道:“那你以为当如何?”

    卫缭道:“减少秦吏数量,无为而治,给予民众修养生息。至于农部,还是不要设立了。每年的时刻,有县令组织春耕,对耕牛进行清点,对农具进行清点,大王时常发放铁制农具;又是有治粟内吏,管理大秦的牛羊,农具,耕地划分、播种等等,已经足够了!至于修建水渠,修建河坝等,型工程当地的县令,太守可处理好。可遇到大的问题,大王可处理好。”

    “大王呀,民众不需要折腾,只需要修养生息。”

    赵政叹息道:“寡人知道了!”

    挥挥手,颇为失落道:“你退下吧!”

    卫缭道:“混沌未开而活,七窍开而死!”

    躬身拜见后,告辞离去。

    赵政站起身来,神情有些颓废。

    农业问题,比想象当中还要复杂。不管理不行,可管理的太死,又是会出问题。

    民众追求的是效益,种田是如此,经商也是如此,做手工产品也是如此;可秦吏却是追求效率,至于效益不重要。很多官办的企业,多数亏损严重,懂的都是懂。

    当今的大秦,可谓是矛盾众多。

    “我是秦始皇,即便要覆灭六国,可怎么有煤山上,崇祯上吊的感觉!”

    赵政叹息着。

    感觉剧本不对,似乎不是秦始皇剧本,而是崇祯的剧本

    ……

    离开咸阳宫的时刻,卫缭浑身汗水。

    汗水湿透了身躯,感觉有些冒失。

    他能在大梁城,成为顶级富翁;又是进入咸阳城,成为秦国的高官。

    能力出色,这是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极为关键的理由,那就是会察言观色,会见缝插针。

    对见人人话,见鬼鬼话。

    能把握住某些饶脉络,直接一些人喜欢的话,又是不给人溜须拍马的感觉;当然了,也要偶尔顶撞一些君王,也要刷一下存在感,可在大问题上却是不会顶撞君王。

    这次大王询问,是不是要建立农部。

    卫缭着着,的有些过分了,的事情有些触及大秦敏感位置。

    回想着这些,不由的汗水淋漓。

    心中后悔不已。

    “大王对我礼遇有加,我三十岁不到,就是成为太尉,掌控将领的任命,职务的升迁,战略指挥,可谓是大权在握。权力之大,在大秦位居前五。在军队当中,我的地位,仅仅逊色于秦王,位居第二!”

    “似乎大王的赏识,让我有些忘乎所以了……所幸大王也没有计较!”

    卫缭苦笑着。

    秦王政不仅是才能出众,治国有方,更是诚心待人。

    只要那人,能入了秦王的眼界,只要不是犯下泼大祸,秦王皆是会担当一二。

    因为这种士为知己者死而死的心态,卫缭了很多不该的话。

    很多时刻,指责君王会被认为诽谤君王;指出某些官员错误,会被认为仇官;出社会的真相,出底层民众的困苦,会被认为鄙视民众,德行败坏。

    很多人都是喜欢听实话。

    可若是真的实话,会被人厌恶。

    君王向民众询问实话,民众出实话,却是被以境外势力蛊惑,欲要颠覆社稷,最后被砍死了。

    聪明人,从来不会完全实话。

    而是在七分假话当中,只是三分真话。

    在这些真话当中,对君王的赞美占据七层,各种问题缺点只是三层而已,甚至更少。

    或者,君王没有错误,有错误的是臣子。

    君王是受到臣子蛊惑,于是犯下错误。

    只有君王听到三分真话,听到局部的真实后,才会满意的以为自己真的是贤明的君王。

    君王想要听真话,并不是真的要关心底层民众,为底层民众谋取利益和好处,而是想要听民众夸奖自己的声音。若是某人真的是铁憨憨,直接出十分真实的实话,下场会是凄惨的。

    实话,不是向民众询问出来的。

    而是调查出来的。

    “大王会记恨我吗?”

    卫心中忐忑不安着。

    所幸,在几之后,没有传来秦王的消息。

    ……

    大殿之上,众人皆是散去。

    只有秦王政和李斯。

    赵政道:“寡人,欲呀建立农业部,督促农业发展,提升浓密收入,卿家以为如何?”

    李斯道:“大王,此举大赞。”

    赵政道:“卿家以为如何?”

    李斯道:“大王呀,设立农部之后,当从各地选择精干人才,行走在山野当中,督促民众春耕;检查地方不法行为,检查各地的水渠维修;保障农业粮食稳定,即便到了灾荒年景,也能旱涝保收……”

    滔滔不绝的着,着农部设立后的要点,关键等,主要是罚甲罚盾而已。

    秦国的法律,有着很多的条款,用来惩罚民众上交盾牌,或是铠甲等,用来弥补国库不足。

    罚甲罚盾,不是为了警告提醒,而是为了国库创收。

    李斯看来,大秦连年大战,国库不足,兵用不足,当设立新的手段,增加财政收入。

    农部的设立,就是其中之一。

    赵政听着,微微皱眉。

    李斯了很多话,皆是官话套话废话,唯独没有真话实话。

    这就是李斯,为了权力和地位,可以没有立场的迎合君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