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武侯身边那几年_第十五章 告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 告别 (第1/2页)

    晚饭是刘备、关羽、张飞和诸葛一家四口还有马良一同吃的。说起马良,吃过午饭就屁颠屁颠地跑来草庐,在院中候着,说是要亲眼见证孔明的出山。

    “季常呢?”在院中等待时,诸葛均突然问了一嘴,“季常会出仕吗?”

    “若是孔明兄有差遣,无论良在哪里,随叫随到。”马良微笑着注视着草庐,似是又想到了什么,转头看向诸葛均,“关山呢?”

    “我还没想好。”

    “子瑜兄在江东,孔明兄要随了刘豫州,”马良顿了顿,玩笑着说,“关山不会去投了那曹cao吧。”

    诸葛均白了马良一眼,“这个玩笑可不好笑。”

    “那你不跟孔明兄一起吗?你练了那么多年剑术,孔明兄又不知武……”

    “若去了战场,我这点微末本事,又能做什么呢?”诸葛均苦笑了一下,又抬眼注视着草庐,“何况,他才没那么容易死。”

    均淡淡地提到这个字眼,令马良心里一抖,“别说不吉利的话,关山。今天是个好日子……”

    “倒是你,季常。”诸葛均没顺着马良的意思让话题转回轻松,他盯着眼前人,“答应我,无论如何,别上战场……”

    马良看着均认真的眼神,楞了楞,温言笑道:“良是读书人。”

    “正因为你是读书人……”诸葛均回过头,看着院外的溪水潺潺,林叶希希,恍惚间,溪水仿佛浸着猩红,林叶之间满是火光,“答应我,做了官,别那么称职……季常,我在这里,可没什么朋友。”

    马良疑惑着皱了皱眉,似乎不太习惯与均这么正经的对话,沉默了两个呼吸,忽地拍了一下均,“说些什么话呢,良早年算过命,说我注定常青,可没那么容易死。”

    “季常,你知道你的‘良’字五行属火吗?”

    “哈?”

    “以后离火远点,算命的没告诉你,你命里的火太旺了吗。”均也回拍了一下马良的臂膀,起身就往屋里走。

    “你干嘛呀?”

    “拿棋,”均回过头,笑着说,“给你点机会虐虐我。”

    诸葛果在后院玩着木马,她的角度正好能看到均和马良。

    “娘,”果儿娇声娇气地喊了一声,身后传来母亲的声音,“怎么了?”

    “三叔笑得真难看。”

    黄月英摸了摸果儿的头,“你爹爹说过,你三叔啊……会看命。”

    诸葛家已经很久没有招待过客人了,来不及准备菜肴,黄月英张罗着吃面条。令刘关奇怪的是,面条本是很麻烦的事情,从和面,切面再下锅,都需要不少的力气,但这会儿,只要喊上一句面没了,一炷香的功夫,热腾腾的新面就端了上来。

    均和马良一拿到面就噌噌地跑出去下棋,果儿拿着个小碗跟着均也往外跑。诸葛亮身上再看不到半点下午那凌厉而锋芒的气度,换了一身常服,如跑堂的一般,来回于厨房和堂厅之中。

    “俺看这人也没啥大本事,”张飞端着面,吸溜一大口,美美地哈了口气,“也就煮面不错,可以绑回去当个伙夫,哎哟!”

    刘备一巴掌拍在他的后脑勺上,“好吃还堵不上你的嘴。”看了眼四下无人,呼了一口气,起身就往厨房走去。

    “将军来了?”锅前煮面的黄月英直起了身,开水的雾气混着粉末充斥着整个厨房,让人的视野有些不清晰。

    “啊……咦?”刘备一边回应着,一边惊疑,厨房似乎还有几个人影,两个在和面,一个在灶下扇风,动作都有些僵硬。

    刘备疑惑着走近,心里一惊。竟然都是木头人!“啊这!?!?”

    刘备目瞪口呆。

    “是机械。”诸葛亮切着面,随口回答道。

    “胡说什么呢,”黄月英白了诸葛亮一眼,端起两碗面,递到夫君的手里,转脸面向刘备,笑呵呵的,“玩具罢了,我素来喜欢做些木头玩意儿,孔明初来我家的时候,还被木狗吓了一跳呢。”

    她指了指木人脚下引水的竹管,一端连着屋外,脚下的水渠又顺流出去,“水力引动的,将军。”

    “哦、哦……”刘备点着头,好奇地研究着整个运转。

    “和面鼓风固然是游戏,”诸葛亮端着面走到刘备身边,“但若有一个贫瘠、少人的国家……”

    “三个木人是做不了什么,若是有三千,或者三万个木人,”诸葛亮悠悠地说,“就能弥补,甚至支撑城郡,甚至国家的运转……”

    “惭愧……惭愧。”刘备呆呆的。这些事,是他从未想过的。二十多年来,他想的都是如何招募更多的士卒,如何筹募更多的兵粮;至于如何去发展、治理,都是他所不擅长的。

    以后就不一样了,刘备欣喜地想,元直,这就是你说的眼睛吗。

    “孔明先生,”刘备思忖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