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值钱的袁大头 (第2/2页)
几件东西,件件不俗,心里痒痒:“你这是存心让我睡不好觉啊,还有别的么?” “真还有些小玩意儿,放书房了。” “唉!你这书房不错,有做学问的样子。” 牟端明跟着常闲进了书房,眼前一亮。 “嗨!我这也就是瞎捣鼓,哪里敢说做什么学问啊!” 常闲笑笑,把那个从废墟刨出来的包袱打开,里面放着一套银币。 “呵呵,袁大头!” 牟端明拿起一块银币,笑道:“这玩意可值不了几个钱!” 袁大头是民国时期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以后铸造的银币流通货币,发行量非常大。 仅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光一元的袁大头就发行了7.5亿枚。 袁大头的存世量肯定是以亿计,什么东西都是物以稀为贵,所以牟端明说袁大头不值什么钱。 常闲点头道:“我小时候都经常见到,很多人家里都有。当年有很多人,为了追求流行,会拿着袁大头去找街边金银铺子里的师傅把袁大头给融了,然后做成戒指。” 牟端明笑笑:“毕竟是银的嘛,现在也起来了,八十年代十来块钱,九十年代五十来块钱,现在玩这个要五百来块钱。” 常闲知道这话没错,他奇怪的是袁大头怎么会被灵觉感应到的。 “袁大头这玩意鉴定不难,一看二称三听音就行了。”
牟端明将银币在手里掂了几下,再凑近瞧了瞧,又拿起一块跟手里的轻轻撞击了几下,声音悠长清亮,尾音清脆。 “老弟,你让我开眼了!” 牟端明吐了口气道:“凡事无绝对,袁大头不值钱,但并不是所有的袁大头都不值钱!你这个就很值钱!你仔细看看,这是民国三年的签字版七分脸袁大头!” 他又重重的道:“套装!我见过签字版袁大头,但是我没见过保存完好,品相完美的签字版袁大头套装!” 常闲按牟端明的说法用心查看这些袁大头,发现一些端倪。 这是一套完整的袁大头套装。 最上面的是两枚正反面放置的袁大头一元版,而下面是两枚正反两面放置的中元版,在下面两枚正反两面放置的贰角,然后是一角,到最后是五分。 这套袁大头套装,可算是让常闲开了眼界,因为他以前看到过的袁大头都是一元版的,而那中元也就是五角的,还有那些两角,一角,五分的袁大头,他还是第一次看到。 再看看这套袁大头上面写着的年份,赫然写着中华民国三年。 更加奇怪的是,钱币正面的袁世凯跟常见的袁世凯有很大的不同,判若两人。 手头的袁世凯不是侧面像,而是斜着露出了七八分脸,而且相貌清瘦,比肥头大耳的常见版要帅气得多。 不仅如此,在人像的肩膀外侧还刻有“L.GIORGI”的字样。 牟端明慢悠悠的道:“民国政府于民国三年整顿币制,确立银本位制的货币制度。” “袁世凯命令津门造币厂筹备并铸造新式银币,来取代市面还在流通的光绪元宝、大清银币、开国纪念币等银币。” “这套样币由当时的津门造币厂首席雕刻师鲁乔奇设计并雕模,因为其并未见过袁世凯大总统本人,仅根据照片就雕刻了首套样模,并铸造了少量样币。” “当其至BJ觐见袁世凯时,才发现该套模具与真人相差巨大,后重新设计,未被采用这一版,便被称为“七分面”或“七分脸”,这套样币未曾流通,数量十分稀少。” “这套样币有四种,金币和银币,签字版和无签字版,价格天差地别。” “鲍德温在今年香港夏拍上,一枚品相优美的民国三年壹圆七分脸签字袁大头,以11500美元成交,合人民币大概是七万多。” “这套银币原味氧化,颜色均匀,肖像和字口清晰,品相还要好过香港拍卖那枚,价格还要高出一线。” 常闲一枚一枚看着袁大头,牟端明翻了翻那二十多幅京剧大师的画作,闭着眼睛思索了一阵,“小常,你这些东西不错,我可以为你窜一个货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