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2遗憾 (第1/2页)
听说蒙古人逃走了,黄蓁遗憾地说道:“本想着出其不意地先制住了姚枢,待处置了姚枢后,再和来娣跳船来自救,哪里想到蒙古人会这样狡猾呢?我本来泳技就不佳,谁知中了弩箭后就更不灵了。” “您还说呢?属下都听来娣说了?那只弩箭是冲着来娣去的,您也太莽撞了?怎会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险?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可想过后果如何? 属下这两日都不敢合眼,一闭眼就是蒙古人破墙而入。” 黄蓁看着红姑调皮的笑着问道:“吓坏姑姑了吧?可是姑姑,我不能落在蒙古人手里的?这其中的缘由不必我细说?你也是知道的,非生即死,我不能不赌这一回? 不然落在蒙古人手里,哪还有我的活路呢?您替我跟少帮主道声谢吧。” “已经谢过了,红姑想起陈世元的说辞,也觉得好笑,少帮主说了,你们之间就不必谢来谢去的来回麻烦?论理也是该他谢您才是。” 黄蓁一回想可不是如此?这中间的过往倒也是巧了,遂失笑地说道:“无巧不成书,倒也不必来回麻烦了?少帮主还在姑苏吗?” “叹了口气,红姑说这就是另一番公案了,槽帮如今也是多事之秋,少帮主也算是临危受命,朝廷要往鄂北运送粮草,下诏征集槽帮的货船,少帮主今夜就要启程回临安了。” 黄蓁有些愕然朝廷的无耻?不自觉地出口问道:“怎会这样呢?粮草不是才解决嘛?又弄出借调船只的事,这是把槽帮当成了什么?朝廷倒也肯舍得下脸面? 虽说是为国为民应当义不容辞?可是朝廷做的这样绝?无异于杀鸡取卵,这不是自毁长城吗?日后谁还敢搭拢朝廷的事情?” 红姑讥笑道:“您都能看明白的事?朝堂上那些站着的大人们难道会不明白?内耗起来谁都比不过?一对上外辱就塌了脊梁骨,且看着吧?天长日久的总有个结果出来。” “看来朝廷是一刻也容不下槽帮了?” 如此费尽心机地消耗槽帮,这样浅显的道理黄蓁不信?坐在金銮殿上的皇帝会不知情?卧榻之旁,已有蒙古这只雄狮在跃跃欲试? 不急着团结内部可团结的力量去解决外患?却要剪除自己的臂膀?看来,大宋的气数是真的尽了,黄蓁想到了前世残墙断瓦的锦绣江南,有些灰心地闭上了眼睛。” 红姑也义愤添膺地说道:“还有更可笑的事呢?外患尚未解决,科考在即,那位居然提了闫婉容的位份,晋升为贵妃,还要为她大肆cao办?且还宣诏了五品以上的外命妇进宫庆贺。” 黄蓁想起一句很应景的话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虽然不敬的狠,但是很应景不是嘛? 红姑见黄蓁闭着眼睛,以为她又睡了过去,就为她掖了掖被子,起身来到了外间,叮嘱红瘦听着里面的动静,才起身走了出去,在门口遇到了阿婆, “姑娘又睡了过去,您等会再端过来吧?” 黄蓁更衣回来倒在床上,顷刻间汗水又湿透了衣衫? 阿婆着急地说道:“这都过去了十多天了,怎么还会这样疼?道长,您帮我们姑娘想个不疼的法子吧?” 黄蓁喘息地说道:“道长勿怪,阿婆这是急糊涂了。” 云清子笑着说道:“不怪?不怪?阿婆这是把贫道当成神仙来求了,姑娘这样疼是正常的?伤口的表面看着是愈合了,可内里的筋膜软骨却是层层受创,姑娘起卧尽量不要动弹?” “老奴也是这样劝姑娘的?阿婆气急地说,可我们姑娘是个要强的,哪里肯听老奴的?每日都要来上这么几回,可如何是好呢?” 云清子安慰道:“阿婆莫要着急?只要不是伤口崩开,仅是来回活动,影响的疼痛问题不大?” 黄蓁心里哀嚎不已?按照云清子的意思,吃喝拉撒的都应该在床榻上解决? 阿婆心疼自己也是一日几回地连哄带劝的,黄蓁一想那样的情形就会抓狂不已?所以每日都会起身几回,绝不妥协? 临安府那边,也纷纷扰扰没有消停过一日,朝廷的旨意下来后,帮内兄弟大哗,人人都为槽帮鸣不平?认为是朝廷有意压榨槽帮,兄弟们就是在水上讨生活的,货运船只抽调了三分之二,兄弟们如何过活?物不平则鸣? 陈世元夜里请见了杜丞相,二人私下里不知是怎么谈的? 第二日上朝杜丞相当着百官的面,斥责了门下省,说他们滥用权力不把内阁放在眼里?行文之前竟跨过了内阁? 如此非常时期,竟行如此无礼行径?如此对待有功与社稷的槽帮一众人等,不怕寒了天下人的心吗? 说着在朝堂上力数几年来槽帮为朝廷做的事,在前线吃紧的情况下,这样逼迫槽帮,无异于杀鸡取卵?自毁长城。 又建议理宗皇帝说:“如今非常时期,请官家务必厚赏槽帮帮主陈世元,收拢人心与帐下,以期共御外虏?” 被杜丞相当众揭破,理宗皇帝本就有些心虚,又被丞相在众目睽睽之下揭开自己的小算盘,没办法之下在杜丞相的建议下,抽调船的数量由由三分之二改成槽帮尽力而为。 最后这场闹剧陈世元由六品翊卫郎,升为了正五品宁远将军而告终。 而陈世元直到接了圣旨,安抚了帮里的兄弟,心里端着的那口气才算放了下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