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给我轰! (第3/3页)
个山都费劲。 这些少数民族士兵本来就常居于山中,翻山越岭不在话下,因此迅速开辟出一条道路。
即便如此狄青也花了一个多时辰才终于攀爬到了一座不过五六十丈高的小山上――这已经是附近最高的山,他们在山顶开阔处四下眺望。 就看到远处山雾浓密,在群山当中道路的尽头交趾人修建了一处关隘,关隘右侧山峦上都有营寨分布,后方更是密密麻麻不知道多少营垒,将整个交通要道全给堵塞住。 显然如果正面强攻的话,宋军不仅会在敌人正面关隘处碰得头破血流,还会被两侧山峦的敌人进攻,不管是用弓箭还是用滚石檑木,都会让他们无法展开攻势。 但狄青只是一眼就看出了薄弱处,那就是敌人虽然占据了两侧山峦,可附近其它山峦根本无人把守,特别是距离关隘大概几公里范围内,有一座地势颇高的山岭,若是占据那里,便能居高临下对关隘进行打击。 所以他毫不犹豫地指向那边道:“传来下去,在那处山脚扎营!” “将军,那山会不会离敌人太近了?” 侬智高诧异。 虽然那座高山距离关隘应该还有个三四公里,但古代扎营往往会选择地势更好的地方,比如水源边,或者离敌人稍微远点,那样敌人有所动作他们也能立即反应过来。 三四公里看似很远,实际上如果交趾人从两侧山峦里绕过来偷袭的话,他们还是有些猝不及防。 “没事,就在那里。” 狄青笑了笑道:“只要占据那座高山,敌人弹指可破!” “是。” 侬智高已经见识过火枪的厉害,也不再反驳,而是执行军令。 很快大军继续向前,来到了距离交趾军队寨墙外约四公里除的山脚,这里其实并不能直接看到道路尽头。 道路不是直的,而是弯弯扭扭,但双方都在山峦上有人眺望,自然也就迅速看到了这个情况。 交趾探马把消息回禀给郭盛溢,郭盛溢昨天其实就已经得到了李佛玛要求他死守谅山,李佛玛已经亲自率领援军在路上的消息。 所以他非常自信,亲自爬上营寨右侧山峦上监视着宋军一举一动。 他看到宋军整个下午都在远处山脚处安营,大量民夫开始进山砍伐树木,便也没放在心上,对方的位置还威胁不到他们。 特别是宋军的地方还没有水源。 要知道此地是郭盛溢精心挑选,两侧山峦的水源都被他们占据,山泉的水全被他们引入自己营寨。 距离宋军最近的水源确实是他们驻扎的那座山,但也就是个小水泉,根本满足不了数万人的用水需求,其余山峦的水源地又远。 所以郭盛溢丝毫没有在意宋军,只要他能够多坚守几日,等宋军的水用尽,就只能退回去了。 当下郭盛溢就继续观察着。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狄青根本就没有与他打持久战的意思。 此时狄青在随后的数日里,一边修筑营垒,一边派民夫砍伐树木,从山脚开始修一条小道往山上。 等到八月六日,大量被拆卸的炮架被运到了山顶,光这一项就动用了一万多民夫。 六日清晨开始,宋军就在山顶开始组装炮台,两千斤的钢铁大炮抬了二十门上去,小钢炮则放了二百四十架。 要知道宋军火器营一万人有两个军,共计六个炮兵营,重型大炮六十门,小钢炮三百六十门。 这就意味着上山的炮兵差不多是宋军接近一半的火力。 也就是山顶地方不够宽敞,而且林木实在太多,花费大量的时间清理杂草和树木,不然狄青都想把大炮全部放上去,对整个交趾营地进行地毯式轰炸。 即便如此,也已经足够。 就算是在西夏和辽国战争,大宋的炮兵都没有发挥过真正威力。 毕竟当时大宋的火炮还没有建造那么多,连火枪都没有,只能用手榴弹给西夏和辽国整点乐子。 现在大宋的火炮无论从技术还是钢铁产量都有了质的提升,自然也就带动了量的升华。 二百多门大大小小的炮在山顶上组成了可怕的炮兵阵地。 等到晌午时分,狄青站在山顶上眺望着,身边侬智高正好奇地打量着附近的炮兵阵地,周围的树木和杂草全部清除干净,也让山顶的视野更加开阔了几分。 “将军,这些大炮真的能够打十里远吗?” 侬智高还是不敢置信地问。 这里距离敌人的阵地可离着十多里,即便狄青告诉过他,他依旧不愿相信。 狄青笑道:“这是自然,你不知道,当初大炮第一次逞威,就是在与辽国的战争中,隔着数里,一炮轰杀了辽国大将耶律敌鲁古。” “真是天威也。” 侬智高忍不住说了一句。 “将军!” 便在此时,副将邕州指挥使亓上来说道:“大炮已全部组装。” “好!” 狄青眸中闪过一丝冷意,抬起头望向远处交趾阵地,扬起手中的马鞭,指向远方道:“给我轰!” 顷刻间,整个宋军炮兵阵地,立即响起了高昂的哨声。 这是大炮发射的命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