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天字七书_第51章 五朝元老求俯首,骨骾之臣仗后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1章 五朝元老求俯首,骨骾之臣仗后来 (第2/2页)

起,苏威从政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如果自己死了,那谈什么理想抱负,又谈什么为国为民?

    留得一身在,方可意气长。

    今后的岁月,苏威宦海沉浮,锐气尽消。

    他一生历经五主,入唐之后,郁郁终老于唐都长安,而在这里,也是他梦想开始的地方。

    很久之后,也许足有一个世纪那么久。

    杨坚紧闭的阁门,缓缓打开,他派人召见苏威。

    盛怒过后的杨坚,已经恢复理智,他对苏威道歉说:“公能若是,吾无忧矣。”

    于是,赐马赏钱,尽复苏威之职。

    有隋一代,不怕死,有气节,坚持自己理想和正义的忠臣,比比皆是。

    任何朝代,执法者和言官,总会以其刚直不阿,以生命维护其信仰而留名青史。

    执者法是因为有章可依,在治世之中,可以理直气壮地执法,而言官主要存在于乱世,以命博名,或是搏一事之成。

    终杨坚一朝,政治清明,国势蒸蒸日上,言官大体上没多少用武之地。

    杨坚是一个比较机械的人物,倾向于简单和机械化的管理。

    他一生都在追求中央集权,确切点讲,是皇帝集权,当法律和皇权相抵触时,他非常自然地将自己凌驾于法律之上。,

    这和执法者会发生天然的矛盾。

    理念的差别,就是观点的对立,带来了一次激烈的碰撞。

    赵绰可谓是杨坚一朝执法最刚正不阿之臣,他也有一次豁出性命的进谏。

    当时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红色裤子案”。

    当事人是刑部侍郎辛亶,他也是个妙人,听信术士的忽悠,说是穿红裤子可以避晦气,还可以官运亨通。

    辛亶是个直爽人,对此深信不疑,竟然天天穿着红裤子上朝和办公。

    这道特殊而亮丽的风景线,成功地引起了杨坚的注意。

    这也是杨坚不可触犯的另一个逆鳞,实际上,历朝历代的帝王,也非常忌讳这一点,他们认为,这就是厌蛊。

    这个令人闻风色变的词语,不知掀起过多少腥风血雨,现在轮到辛亶了。

    杨坚本来就是帝王之中,猜忌之心非常严重的人。

    辛亶顶风作浪,杨坚毫不留情。

    他命令卫士处斩辛亶,但这个案子流到赵绰手上,他回复杨坚说:“据法不当死,臣不敢奉诏。”

    杨坚大怒,他直接威胁辛亶说:“卿惜辛亶而不自惜也?”

    这是赤裸裸的明示,为了吓阻赵绰,杨坚甚至命令高颎,押来赵绰,准备处斩他。

    但赵绰并不是吓大的,他展现了更强硬的态度,“陛下宁可杀臣,不得杀辛亶。”

    高颎押着赵绰到达朝堂之上,杨坚再给了赵绰一次机会,他说道:“竟何如?”

    杨坚需要有一个台阶下。

    他希望能等到赵绰的服软和认罪,但赵绰完全豁出去了,他强硬无比地说:“执法一心,不敢惜死。”

    赵绰显然不是一个懂味的臣子,杨坚抹不开脸,但又不能真正杀了他。

    杨坚黑脸,他当场发飙,拂衣进入后堂。

    朝廷之上,群臣面面相觑,一片死寂。

    但杨坚还是压抑住了自己的愤怒,很久之后,他才派人出来传话,释放了赵绰。

    隋朝需要赵绰的强硬。

    但赵绰这种硬碰硬的作风,也让杨坚私心不爽,他能用赵绰之才,却也无法全心重用他。

    杨坚曾经假惺惺地说:“朕于卿无所爱惜,但卿骨相不当贵耳。”

    也许,杨坚也找人给赵绰看过相,也许,这确实只是杨坚的一种托辞。

    终杨坚一朝,赵绰安全上岸,虽然得享天年,多被赏赐财物,但其官品,却始终没有寸进。

    也许,这也是杨坚的御下之术。

    但世上并非尽赵绰,也没有那么多人敢撸杨坚的虎须。

    杨坚骨子里坚信,人才,会决定国家能达到的高度,但一个社会,要想有序运行,就必须要靠规则。

    规章,决定了社会的底线。

    无规矩,不成方圆。

    杨坚立规矩的过程,也是他和自己决斗,不断蜕化进阶的过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