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天字七书_第57章 狎客本是朝堂身,以文驭武捞钱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7章 狎客本是朝堂身,以文驭武捞钱忙 (第2/2页)

他讲了一句话,做了一件事。

    这一话一事,威力大得足以,彻底葬送陈国的国运。

    他曾经满怀信心,无比从容地对陈后主说:“外间诸将,起自行伍,匹夫敌尔。深见远虑,岂其所知。”

    当时,陈国正和隋朝作战,屡战屡败,孔范将过错归结为陈国的大将不过都是莽夫,不值得托付等等。

    既然是将领的问题,那陈国要想抗衡北面的隋朝,就必须对症下药。

    孔范也可借故清除军队中的异己。

    更换武将提上了议事日程。

    孔范的目的是要恢复东晋时,出将入相,文采风流,谈笑间就能把敌人灭了的,让人充满怀念的时代。

    这当然是一个充满诱惑的说法。

    但是,出将入相,是实质上的具备将相之才,而并不是表面上的“像”,这其中的差别,又哪里可以道里计。

    陈后主并没有丧失最后的理智,他感到疑惑,便向身边大臣咨询求证。

    但当时孔范权势熏天,已达到指鹿为马的地步,满朝文武,谁敢不从?都只能随声附和。

    规模化更换军队将领,成了一项国策。

    从此之后,将帅们稍有过失,陈后主就借故夺取他们的兵权,他将这些军队的实职,授与未经战仗的文弱读书人。

    他甚至将德高望重,资历深厚的大将任忠的指挥权,授与狎客之首的孔范。

    这种调整如果在和平时期,可能并不会立即引发灾难,但现在是战时,后果是致命的。

    这导致了文武二方阵营的解体,他们互相敌视,互相伤害,再不肯同舟共济。

    当内斗开始,必然伤害了帝国的根本。

    一直到陈国覆灭,也没有扭转这种局面。

    孔范之外,十大狎客还有一个核心人物,那就是陈后主的财神爷,是专门给陈后主捞钱的施文庆。

    陈国虽富,但也经不住陈后主穷奢极欲,盛修宫室,天天往死里作乐,也是作乐到死。

    这花出去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金钱。

    很快,国库就空了虚了露底了。

    但享乐不能停。

    如果要继续游戏,就必须捞更多的钱。

    这个时候,施文庆站出来,他要替陈后主排忧解难。

    他引荐了他的几个铁哥们,专门为陈后主开始捞钱事业。

    施文庆干得超出寻常的完美。

    他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变着法收税。

    施文庆有简单捞钱三招。

    一是创造出各种五花八门,花里胡哨的税。

    二是将纳税人群扩大化。

    三是加重单个人的税收金额。

    他的工作绩效斐然。

    按惯例,军人,士人不征税,但施文庆实行有征无类的政策,税收面前,一律平等,是个人,都必须要交钱。

    施文庆这几个铁哥们的工作,非常尽心尽职。

    他们一丝不苟,锱铢必较,在他们高效的征收下,全国的税收立即大增数十倍。

    陈国的金钱以rou眼可见的速度增长,这真是一个奇迹。

    陈后主有了享乐的底气,否则天子要打白条,欠着帐去胡天胡帝,对于陈后主这样的皇帝,也是文人来说,那是一种实在的羞辱。

    陈后主给施文庆的工作打一百分。

    认为他知人善任,所以无论大事小事,全部委托给他全权处理,形成了以施文庆为首的文官集团。

    但他这几个铁哥们的工作方式,是一柄双刃剑。

    这和他们的工作经历和出身有关系,他们都起自底层,做事未免过于苛碎。

    他们聚敛无厌,弄得民怨沸腾,而这笔帐,却算在了朝廷,算到了陈后主身上。

    这种涸泽而渔的聚财方式,终于弄得陈国民心尽失。

    孔范,施文庆,这二大狎客,成功地将陈国的朝野搅翻了天,只有陈后主,依然毫无知觉,不知不觉,继续过着花天酒地,胡天胡帝的生活。

    他以为他可以这样永远快乐一辈子。

    但他这种舒坦的日子,立即就要到头了。

    陈国,只是砧板上的,一块任人宰割的rou。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