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天字七书_第77章 天地茫茫逃无路,万里追踪海波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7章 天地茫茫逃无路,万里追踪海波平 (第1/2页)

    杨素势如破竹地扫平了几股叛乱势力。

    真正的硬骨头,是高智慧。

    他是此次江南叛乱,实力最强大的叛军。

    高智慧占据东扬州(绍兴),他的优势兵力是水军,这也是他敢于叫板隋朝的底气。

    在传统上,北人长于马战,南人惯于水斗。

    他的部下拥有上千艘水军战船,组成一个庞大的战舰群,周亘百余里,号为一时之盛。

    强大的实力,辅以南人水战的威名,即使拥有当世航空母舰——五牙战舰的杨素,也颇有顾忌。

    杨素敏锐地捕捉到高智慧的实力和战意,他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心中稍微有些迟疑。

    杨素的犹豫,被水军小总管来护儿看在眼里,他赶紧献策。

    来护儿想出了一个避实击虚的战法,他建议杨素先不要和高智慧在水上决战。

    “吴人轻锐,利在舟楫,必死之贼,难与争锋,公宜严阵以待之,勿与接刃。”

    他要开辟第二战场。

    “请假奇兵数千,潜渡江,掩破其壁,使退无归所,进不得战,此韩信破赵之策也。”

    这是一个高明的策略,先避开高智慧引为倚重的水军,转而袭击其陆上的营寨,一是可以出奇不意,二是可以以己之强,击敌之短。

    强弱易形之间,足以收其成效,可以切断高智慧的归路。

    让其水军变成无源之水,求战不能,那高智慧庞大的水军,就只剩下逃跑的份了。

    事实也正如来护儿的预判。

    当隋军的突袭大军,出现在高智慧的后方营寨前,战局就已经注定。

    来护儿因风纵火,刹那之间,烟焰涨天。

    江面之上,高智慧看到后方的烟火,满目灿烂,光耀星空,他心中叹息,知道这是给自己送终的烟花。

    杨素的水军也没闲着。

    正面战场,杨素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攻击高智慧。

    高智慧的军队看到老巢让隋军一锅端了,士气军心大乱,斗志全无。

    这一仗,还没开打,高智慧已经输了。

    非战之罪,但也是战之罪。

    高智慧虽然战败,但他绝不服输,更绝不会投降。

    他还有庞大的水军,只要远避杨素锋芒,逃之夭夭,就有东山再起之日。

    高智慧的计划是逃入茫茫大海,至时天地之大,足有驰骋的空间。

    高智慧非常有决断力。

    他立即率领有生力量,弃营逃跑,可是,他忽略了杨素的决心。

    杨素同样也是一个非常有决断的人。

    他要斩草除根,杨素毫不犹豫,没有任何停顿,他立即尾随追击高智慧,就算高智慧逃到天涯海角,他也要彻底将他消灭。

    这并不是杨素和高智慧结有私仇。

    而是,杨素对于江南的叛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他虽然是一个战略大家,也是无敌的战术高手。

    他可以在战场之上,打败江南的群雄,但他对于江南的反抗势力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他的认识当然远不及高智慧这个地头蛇。

    现在,他可以利用高智慧的逃跑去做文章。

    只要跟着高智慧,他就可以迅速确立下一步的主要攻击目标,那也就是他下一步要消灭的势力。

    毕竟,能收留和庇护高智慧的地方力量,对于统一的隋朝而言,都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所以,杨素并没有立即斩草除根。

    他采取尾随,紧咬高智慧,间或小规模攻击几次,但却并不急于发动全面的攻击,和高智慧正面对决。

    他要放长线,钓大鱼。

    杨素并不担心高智慧和收容他的叛军合力,相反,他知道双方,天然会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

    二虎相争,无法同时容于一山。

    同时,高智慧的叛军,一定会带去失败的恐惧,还有添油加醋的对于杨素军队的描绘,这都可以达到不战而扰动叛军军心的效果。

    杨素在等待一个收网的时间和地点。

    这种策略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杨素在高智慧身后亦步亦趋,击破沈孝徹于温州。

    然后,杨素又派出陆军进攻天台,直指临海,追亡逐北,前后百余战,战无不胜。

    高智慧如丧家之犬,一路往南,他沿海而进,一路狂奔千里,直抵福建泉州。

    他要投靠泉州王国庆。

    在这里,高智慧跑不动了,也不想再跑了。

    因为,这是江南水军传统上,最后的势力范围,再往南,就属于岭南俚僚的势力范围,这种大规模的船队进入,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