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天字七书_第138章 来护儿贪天之功,辽东城反反复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8章 来护儿贪天之功,辽东城反反复复 (第1/2页)

    高句丽人非常狡猾。

    他们利用了隋朝急于招降的心理,每当战事吃紧,眼看顶不住时,就假装投降。

    前线诸将奉有杨广的严令,当敌军投降之时,不得纵兵进攻,于是,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好形势从手中溜走。

    当高句丽准备投降的消息,快马加鞭飞报杨广,再带回杨广的最高指示时,战场情势今时不同往日了。

    高句丽已经乘势修固城池,修好战具,开始新一轮抵抗。

    这种情况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

    高句丽钻了这个空子,将隋朝玩弄于股掌之间,但杨广始终坚持己见,白白错失无数个可以攻克辽东城的机会。

    但人的耐心,总是有限的。

    杨广终于耗尽了最后一点热情和期望。

    他第二次进入辽东,但这一次,他带来了满腔怒火和天子一怒,流血千里之威。

    杨广亲临辽东城下,审时度势,考察久攻不下的原因。

    他召集所有重要的将领说:“公等自以官高,又恃家世,欲以暗懦待我邪!在都之日,公等皆不愿来,恐见病败耳。”

    杨广知道,此次征辽,他自己本人,也不过是偶然为之,满朝大臣,并没有几个真心实意支持自己的征伐。

    弹丸小城,久攻不下,想来肯定是诸位前线的将领,出工不出力。

    天子亲临,怠惰易治。

    杨广有办法,他展现了天子之威。

    他接着非常冷肃地说道:“我今来此,正欲观公等所为,斩公辈耳!公今畏死,谓我不能杀公邪!”

    与会诸将一个个面无人色,这是赤裸裸的威胁和恐吓,他们听出了杨广的愤怒,看来杨广要动真格的了。

    眼看一场暴风雨就要到来,但此次征伐,决定战役胜败的关键并不在于辽东城。

    因为,杨广很快就接到了宇文述和于仲文溃败于平壤城下的消息。

    杨广的第一次征伐,瞬间以一种惨不忍睹的方式,崩溃收场。

    在征伐高句丽的战略中,杨广制定了水陆二路,分进合击,会师于高句丽都城平壤城下的计划。

    水军由来护儿率领,从东莱出发,七万江淮水军,舳舻数百里,军容鼎盛,战意盎然,横跨大海,一路无阻。

    这是必然和可以预见的成果,因为相对于隋朝的水军来说,高句丽的水军处于可以忽略的水准。

    只要不遭遇天灾,隋朝的水军,就足以横行无阻。

    来护儿的水军,顺利到达浿水(今大同江),此地距离平壤城,只有区区六十里路程了。

    高句丽立即派出一支部队迎战,在正面的遭遇战中,高句丽又一次大败。

    来护儿看到高句丽如此不堪一击,久经战阵的他敏锐感到,平壤城的防守,当时应该正处于虚弱时期。

    来护儿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他想独自击溃高句丽,以建立不世功业。

    但是一些老成持重的将领,如副总管周法尚就反对来护儿单独大胆而冒险的行动。

    周法尚坚持要等到陆上的大军相聚,按计划一起发动总攻。

    来护儿只好做了二手准备,他让周法尚率领一支留守部队,在水面上接应自己,而他自己则将率军直捣黄龙,他准备直袭平壤城。

    来护儿差一点成功。

    他并没有看错,当时平壤城的守军,甚至没有足够的军力去正面严正防守,而只能采取诱敌深入,然后奇袭的战术。

    来护儿精心挑选了四万精锐,直趋平壤外城,他想不到平壤外城,竟然已成一座空城,无人防守。

    来护儿大喜,以为唾手可得这份不世之功,但他却忽略一点,高句丽久据平壤,这是苦心经营的大本营,高句丽的命脉也并不该绝。

    时势需要英雄来守护他们的城池。

    当来护儿不费吹灰之力,进入平壤城时,志得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