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你们了,让朕当个昏君吧_第一百零二章:为了大魏的尊严,必须开战!【求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二章:为了大魏的尊严,必须开战!【求月票】 (第2/5页)


    以大魏如今的力量,应对两线作战,也并无问题。

    但问题就在于,除了高阳和草原,还有南境之外的威胁...

    所以稳住暂时稳住高阳。

    才是明智之举。

    “微臣赞同太傅的意见。”礼部尚书思考了一下:“草原现在还有八部没有动静,若在这时候突然南下,北境的驻军肯定是不够的,必须要从其他地方调集兵马。”

    “而距离北境最近的地方,除了燕地之外,那就是辽东驻军,可一旦如此,就无法应对高阳国。”

    大魏疆域确实很大,也占据了许多丰富的资源,经济强盛。

    但如此,也带来了几个大问题。

    首先。

    就是自古以来的富庶之地,那都是所有人都觊觎的。

    如草原部族、如南境、以及西北地区之外。

    其次,疆域太大,就会接壤太多国家。

    没有战事的时候,几乎谁都不敢动,毕竟大魏立国之初,已经把东方大陆诸国差不多打了遍。

    可一旦某个地方进犯,那其他国家就会动心思,即便不出兵,也会想办法捞点好处。

    很显然,高阳国正是抱着这个想法。

    而想要治理好一个国家。

    依靠的,不仅仅是强势就可以了。

    还需要审时度势,必要的时候,做出妥协,保证最大的利益。

    事实上,在场的内阁大学士们,心中都是这个想法,即便他们对于高阳国的行为很不耻,很愤怒,但党务自己,还是应对北境危机。

    没有人可以承担,面临双线对战,以及周围诸国会不会出动的后果。

    所以这个决定,是当前最好的解决办法。

    连宋公文在经过思考后。

    最后也是这样认为的,说了一句:“臣,附议。”

    兵部尚书林大人,则低着头,没有说话,却不知在想什么。

    但其意思,也非常明显。

    至于魏云弈。

    面对众人的意见,却没有说话,他在回忆有关于原著的剧情。

    他知道,高阳国确实在草原部落南下的时候,突然发难,要求大魏出钱一百万,用以救济灾民。

    但实际上,他们的受灾情况,并不严重,高阳百姓虽然遭受了损失,但也能维持下去。即便不免除进贡,也能维持得下去。

    所以高阳国真正的目的,就是想以此为契机,将以后的进贡全部免除。

    毕竟换做任何是一个国家,也不愿意每年都拿出一部分交给他人。

    而原主,因为顾虑草原部落。

    因此最后接受了张正明等人的意见。

    选择忍耐,直接免除了对方三年的进贡。

    而高阳国也因此,将大量的财政,慢慢投入到其他地方,经济和军事,也开始增长,越来越强,最后俨然成东方诸国中的小霸主。

    按道理来说,魏云弈现在选择当昏君,也应该这样做。

    因为只要高阳国强大了,势必会威胁到大魏。

    如此,气运也会受到影响而减弱。

    但实际上。

    在原著之中,大魏也在不断强盛。

    高阳国确实强大了,但也并未成为大威胁。

    即便他们本身对大魏朝廷心中不满,可并不敢真的选择抗衡。

    尤其在后期,原主也开始选择和高阳国开启了全面交流和贸易。

    在此影响之下,大魏经济也开始得到了飞速发展,各方面也都强大了起来。

    可以说,若他此次选择妥协,短期看起来,是对外弱势,符合昏君之举。

    但若把目光放长远一些,其实好处多多。

    而大魏最后之所以走到巅峰,也与此事,有着极大的关系。

    所以,妥协是不可能妥协的了。

    必须想其他的办法才行!

    思绪至此。

    魏云弈这在抬起头,望向众人,眼神也逐渐变化,开口道:“高阳国趁着机会,就是想要敲竹杠,因为料定我大魏因为要应付草原部落,又要顾忌其他诸国,分身乏术,从而不敢采取强硬手段。”

    “可这些年来,我大魏是如何帮助高阳国的?可他们却做出如此行径,可耻至极。”

    “诸位,试想一下,若今日选择妥协,免除高阳国进宫,那明日呢?”

    说道这里,他眯起眼睛,继而道:“怕是就会要求免除以后所有的进贡,长此以往,我大魏的威严就会直线下降,诸国就会认为我大魏软弱可欺。”

    “然后就是其他藩属国,也提出类似的无礼要求,到那时候,朕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魏云弈的话,可以说是掷地有声,完全从大魏的威严角度出发。

    尤其是那一席话中,根本就挑不出任何毛病。

    除高阳意外的其他诸国。

    之所以选择臣服,就是因为当初太祖高皇帝的强势。

    而他们又不敢与大魏正面碰撞,只能选择成为附属,每年上贡以求平安。

    可在这种时候,选择示弱,那会不会给东方诸国一个错觉,大魏是不是不行了?

    如此,怕是遭遇的危机可能会更大!

    众大臣闻言,面面相觑。

    他们自然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可陛下的话也完全没错,无法反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