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章:巡察御史,龙虎山小天师!【求月票】 (第2/4页)
下这时候下发谕旨,肯定是更为严厉的惩罚,一般人肯定会慌乱。 从旁边那些御史们的反应,就完全可以看出来了。 可面前之人,脸上并没有畏惧。 相反还有一些坦然。 想起今日在景德宫中,陛下对此人的评价,确实算的上是一名诤臣。 随即,他也没有犹豫,直接将手中的谕旨打开,朗声道:“陛下谕旨,御史中丞程瑞,为人正直,人品贵重,特晋升为巡查御史,监管大运河以及修建直道事宜。” 王瑾手中的谕旨,并不是圣旨诏书,所以宣旨的语气也方式都会不同。 再则,只是提拔一个巡查御史而已,在朝廷算不上什么大事。 与之前提拔宋公文为内阁大学士完全不同。 而当这道谕旨一出。 御史们皆是神情微变。 之前,他们就已经听说,在今日的御前会议上。 陛下提出了大运河以及修炼魏直道两个工程,并定为国策。 本来众人觉得,这两项工程,可谓是劳民伤财,想着是不是要劝谏陛下收回成命。 毕竟,他们都是御史,劝谏皇帝是本职。 不过在想到最近这段时间。 陛下几乎没有同意过御史台任何一条谏言后,就打算放弃了。 与其触霉头,倒不如算了,等真出了什么问题,再选择写奏折也不迟。 现在,陛下下旨,让程瑞监管这两项工程... 倒是让人摸不清头脑。 因为在场几乎所有官员们都知道。 这位程大人,已经连续两次被陛下罚俸了。 且不久之前还上了第三道奏折,他们能预见到。 陛下肯定会降旨惩处的。 可现在,居然是提拔,让对方去监管这两项工程... 巡查御史,与普通的御史不太一样,虽然官职上并没有区别,但巡查御史却拥有实权。 就比如一但发现了什么问题,是可以直接处理的。 而一般的御史,即便是御史大夫。 最大的职责,也就是上奏禀明陛下,至于处不处理,还需要看陛下的意思。 因此,这道旨意,完全可以算得上是提拔了。 “什么,陛下命我为巡查御史?” 连程瑞也不由睁大眼睛。 此前,他也觉得,陛下下旨,是对自己进行责罚,且还不会轻,否则就不会有旨意,而是通过内阁,在奏折上批红了。 “自然。”王瑾一笑,继续道:“陛下说你连续三次上奏,不屈不挠,是个诤臣,而开凿大运河以及修建直道,乃我大魏之国策,当然需要你这样的臣子去监督。” 事实上,魏云弈确实说过类似的话,但只是前半句。 不过王瑾觉得,陛下心中肯定是这个意思。 而他也知道,既然是国策。 那必然关系重大。 想着自己在这时候多说两句。 让这位新任的巡查御史,知晓陛下的重视和恩德。 如此,才可以更好的做事不是吗? “这...” 程瑞听到这些话后,顿时心神微动,但很快便反应了过来,当即道:“微臣,谢陛下隆恩。” 之前,自己连续上了三道奏折,且言辞一次比一次激烈。 可陛下呢,却不以为然。 虽然罚了俸禄。 但并未做实质性的惩罚。 现在,又提拔自己为巡察御史... 由此可见,当今陛下的英明,宽宏大量。 不过很快,他忽然又开口道:“那公公,下官之前上的三道奏折呢?陛下有没有彻查孙克俭之事?” 陛下不与自己计较是一回事,但孙克俭违反朝廷祖制,又是另外一回事,二者不能混淆。 所以程瑞还是想知道,陛下对于孙克俭要怎么处理。 “孙大人?” 闻言,王瑾皱了皱眉头。 这位程大人,怎么揪着此事不放呢? 他并不了解孙克俭,加上白衣门和士族的事情,也没有足够的选择去调查。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陛下提拔人,必然有深意。 所以对于外界传言,孙克俭私下经商。 王瑾并不是非常相信。 反而觉得。 此人或许在为朝廷做一件大事呢。 当即,他稍稍思考,然后悄声道:“程大人,陛下既然升任你为巡查御史,监管大运河以及直道的事宜,就是不想你在这方面多查。” “你只需要记住,陛下的每一个安排,都必然有深意,想想宋阁老,想想小国舅爷。” 这句话,倒是让程瑞陷入了沉思当中。 宋公文当初被升任为内阁大学士。 朝廷上下几乎都在反对。 可最后,对方却提出摊丁入亩,在龙阳府变法成功,已经足见此人的才华与能力。 所以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少,如今很多人认为,这位国丈,是有这个资格,坐在次辅位置之上的。 而宋鸿志呢,也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没有资格任辽镇指挥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