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巡察御史,龙虎山小天师!【求月票】 (第3/4页)
并且主导大魏与高阳国之战,即便高阳国力孱弱。 但一个从军不过一个多月的人。 即便有朝廷作为后盾,能打赢这场打仗吗? 朝廷众臣们都持否定的态度,就连御史台的官员,也是这样认为的。 只是,最终经结果出乎了所有的人的预料。 宋鸿志不仅胜了。 还将高阳国直接灭掉... 而做出这两个决定的,都是当今陛下。 所以,在经过王瑾的提醒后,程瑞忽然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误区。 那就是随大势,每次都认为陛下的决断都太过于草率。 孙克俭就是如此。 但自己却没有想过,陛下之所以如此的意识是什么。 会不会如宋家父子那样,表面看起来是错的,但实际上,确是他们都错了呢? 说不定,孙克俭也是人才,只是行事风格,被官场同僚不喜而已。 尤其是私下经商,也有可能是掩饰... 如果当真如此。 那自己这些天的奏折,不仅毫无意义,相反还显得愚蠢无比。 思绪至此,程瑞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道:“多谢王公公提醒,下官...知道了。” “很好。”王瑾点了点头,知道此人正直,但并不是什么迂腐之辈,然后将谕旨交到了对方手中,兵继续道:“好了,既然差事已经办完,那咱家也该回去了。” “程大人你可要记住,这两项工程,是陛下定下的国策,乃重中之重,切不可辜负陛下的期望啊。” “下官明白!” 程瑞点了点头,明白其中的意义。 而王瑾则没有继续多言。 带着身边的人,离开了此地。 御史台。 众御史们纷纷走过来恭贺程瑞。 巡查御史,看起来也是御史,但确实迈向实权官职的重要一步。 而且,还是监督两项国策的施行,一但完成,未来前途必然光明无比。 尤其是其中还有些御史想着,陛下提拔程瑞,是不是就看出了对方忠君直言呢? 在所有人都退缩的情况下,继续参奏孙克俭,被将其成为诤臣... 想着,觉得以后在参奏这种事情上。 自己也必须要努力努力。 不能因为陛下责罚就选择偃旗息鼓,说不定到时候,因为敢说话,陛下一高兴,也会提拔呢? 当然,对于这些人的想法,程瑞是并不知道的,他知道自己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赴任,然后着手开始监督大运河以及修建直道之事。 与此同时,在另外一边。 已经离开御史台的王瑾,在回到住所后,立即召来了小李子等人。 这段时间,陛下一直在催促方士之事,如今耽误一段时间了。 他觉得不能继续如此下去。 必须要问问情况。 而小李子听到问话之后,当即也没有犹豫,直接开口道:“回禀公公,确实有消息了,而且雨公公传信来,也已经锁定了位置,应该在这两天就会动手。” “雨公公说,期间他跟踪了那位龙虎山小天师几次,此人武学修为奇高。” “到时候要将他请入京师,肯定要亲自进行。” 闻言。 王瑾当即眼前一亮。 前段时间才收到消息,没想到这两日就准备动手了,进展很快嘛。
至于小天师武学修为奇高这个事情,也在他的预料之中。 居然要师兄亲自请入京师。 不过这样也好。 白衣门现在的情况,也要好好商量一下,具体怎么处理呢。 顿了顿,王瑾继续道:“那前朝皇室余孽呢?有没有什么消息?” “这倒是没有。”小李子道:“因为海州距离北阳府不远,加上牵连了白衣门,已经按照公公您的吩咐,此事都交给了雨公公去处理了。” 白衣门和前朝余孽联系非常紧密。 为避免消息传递时出现泄露。 王瑾之前已经交代,有关于前朝皇室余孽海寇的事情,都让师兄去处理。 虽然早年一直都在皇宫内部,但跟随老祖多年,心思谨慎。 如今又有白衣门总舵主的身份掩护。 自然更方便行事了。 “那一切,就等师兄回来再说吧。” 此刻,王瑾开口道。 前朝皇室余孽以及白衣门,是东厂的重中之重。 至于朝廷官员的事情,倒暂时可以放在一边。 不过。 他倒是希望,师兄的动作可以快点,心里觉得,对已方士之事,陛下怕是已经等不及了。 ... 江南,北阳府。 自从上一次金刀门主被杀后。 北阳府在治安上,还是经济上都好上了不少。 官府对此非常惊奇,起先还想要查查,金刀门主到底是怎么死的。 只可惜,最终却没有任何结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