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世靖康_第40章 乱世靖康 赵构的忧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0章 乱世靖康 赵构的忧虑 (第1/2页)

    在黄天荡之役中,韩家军为了庆祝战胜金兀术而三军畅饮,岳飞爱将杨再兴也是因为喝酒中伏的。因为当面指责了韩世忠,梁红玉想到杨再兴的死。她也就要求韩世忠主动承认放走了完颜宗弼了,岳飞因此也没有说什么了。

    1130年五月初,岳飞在建康南面的牛头山扎营,在夜间以百人敢死队sao扰金军,金军伤亡甚大。金兀术准备放弃建康,先在城中大肆杀掠和破坏,然后从建康西北的靖安镇(亦称龙湾)向北岸的宣化镇渡江。岳飞领骑三百、步兵二千冲下牛头山,大破金军,进据新城。又追至靖安,消灭了未及渡江的金军。建康得以收复。

    建康战役历时半月,岳家军仅斩女真兵就“无虑三千”,擒获二十多名军官。这是岳家军的首次辉煌胜利。

    六月十五日,岳飞回到宜兴,在张大年家题词:近中原板荡,金贼长驱……

    这是岳飞一家的在岳银瓶记忆中家人最快乐的时光。而岳家军最要后续支援梁豪也来到张大年家,这让岳银瓶对梁豪的很亲切。

    公元1130年(天会八年)秋,金太宗调右副元帅宗辅统帅陕西诸军攻打川陕,完颜宗弼率本部奉调前往。九月,宗辅进兵洛水,以娄室、宗弼为左、右翼督统,并进合击,拉开了富平之战序幕。

    而当时的宋朝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也以刘锡为帅,集结了刘锜、赵哲、吴玠等将领统率的数倍于金兵的大军,以层层包围之势,与金军在富平展开决战。南宋名将张浚、刘琦、赵哲、吴玠并秦凤路经略使孙渥以熙河路经略使刘锡为都统制将马步兵十八万,号称四十,五路其发集结于富平,张浚坐镇邠州督战。战役中宋军把完颜宗弼统率的金军作为进攻的重点,攻势凶猛,宗弼军被重重包围,从中午战至黄昏,力战而不却,牵制了宋军的主力,为扭转战局赢得了时间。金将赤盏晖全军覆没、大将韩常被射伤一目,死战不退。此时的金将完颜娄室找到了宋军的薄弱处——赵哲统率的宋军,于是以其所率的所有精锐骑兵冲击赵哲军,赵哲军一触即溃,娄室与宗弼合兵掩杀,金军士气大振,致使南宋十八万大军顷刻间土崩瓦解。金军乘胜追击,以少胜多,取得了富平之战的胜利。

    一方面由于张浚自恃强大,判断失误,没有利用敌弱我强,且敌军兵分两路的失误,果断发动攻击,贻误战机,另一方面也由于完颜宗弼的剽悍勇猛,牵制了敌人主力,最终以金朝大胜而结束,南宋尽失陕西五路大部分地区。

    富平之战后不久,完颜娄室病故。宗辅以完颜宗弼为右翼都统,阿卢补为左翼都统,分别招降陕西尚未攻下的州县。张浚富平之战中失利后,慕洧在庆阳叛变投降金国,进攻环州。张浚命令刘锜前往救援,刘锜留下部将守卫渭州,自己率兵救援环州。不久,金军进攻渭州,刘锜留下部将李彦琪抵御慕洧,自己亲率精锐部队回军救援渭州,但已经来不及,由于进退两难,刘锜于是率领军队撤到德顺军。李彦琪逃归渭州,投降金国。刘锜因此被贬官降秩知绵州兼任沿边安抚。临安秦桧听到张浚在川陕战败,他大骂张浚的愚蠢。

    公元1131年(天会九年)正月,宋泾原、熙河两路均为金所攻占,宗辅返回燕京,宗弼成为陕西金军统帅。十月,完颜宗弼率军自陕西取四川,途经和尚原,张浚识破其谋﹐命吴玠、吴璘等将扼守蜀口﹐遭到扼守和尚原的宋军吴玠、吴璘军顽强抵抗,金军溃败,宗弼身中流矢,甚至“剃其须髯而去”,将士死伤大半,这是宗弼从军以来最惨重的失败。

    岳飞于绍兴元年至三年(1131—1133)先后平定了游寇李成、张用、曹成和吉、虔州的叛乱,升任神武后军统制。宋高宗赐御书“精忠岳飞”锦旗给飞,后又将牛皋、董先、李道等所部拨归岳家军,岳家军兵力得到扩充。

    绍兴三年(1133年),刘锜恢复原来官职,任宣抚司统制。十一月,完颜宗弼再次发兵,击败吴璘军,夺取和尚原。金军攻拔和尚原后,刘锜率兵分守陕西、四川地区。恰逢使者从四川归来,将刘锜的姓名事迹报告朝廷。宋高宗诏令刘锜返回朝廷,任命他为带御器械,不久改为江东路副总管。

    1134年(绍兴四年)春,金命伪齐刘豫,遣军攻占襄阳府等六郡。岳飞上《乞复襄阳札子》,提出收复陷于伪齐政权的襄阳六郡的主张,并说:“恢复中原,此为基本。”

    岳飞的奏议得到朝廷许可,但高宗又特别规定岳家军不得称“提兵北伐或言收复汴京”,只以收复六郡为限。

    二月,完颜宗弼率军攻打入川门户仙人关,被宋吴玠军击败,退兵凤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