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红尘传_1,风雪灵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风雪灵通 (第2/2页)


    待屋里没人后,傅青竹匆匆喝了口水道,先不忙,黄堡主请看我给你带来的东西。便将一个包袱交给斛明,斛明打开看时,却是一副画和字,画上用墨笔画了一颗虬松,下面一块怪石,用笔极是老到,却又显得匆忙潦草。落款却是道周遗笔。那副字却是颜色暗红,显然用血写就,只见上书:“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

    斛明自幼见过祖上墨迹,认得正是相传的祖宗临死之际所遗书画。不由悲从中来。

    傅青竹也含泪道,黄老英雄忠义报国,天地会兄弟早已铭刻在心,老英雄这些异物正是天地会弟兄在北京寻到的,据说老英雄临终所画此画和写的血书藏有一件反清复明的大秘密,另外白堂主还探听到了关于天地会“木立斗世知天下,顺天行道和合同”里面“木世斗立”的秘密,因在北京还有极多事情处理,特遣小弟将书画带来,并要小弟与黄堡主一起去木杨城拜见万云龙大当家,另有一信面呈万大当家,禀告一件当今皇帝的大秘密。

    原来这清朝时会盟结社是重罪,这天地会虽然势力庞大,但势力基本在长江以南,尤其会众以闽浙两广川贵之地为多,为了躲避朝廷耳目,行踪极其隐秘,见面全靠暗号来确定是否会内兄弟和会内地位,且各地堂口独立性很大,很多堂口还互不统属,但都以信奉天地会大当家和反清复明为宗旨。灵通山黄家堡是天地会总堂口以外的一个联络点,知晓的也不多,白俊士作为一堂之主,自然是知晓黄家堡的。

    所以黄斛明闻听傅青竹是天地会北京堂口来的人,又给送来先祖遗物,自然不怠慢,见天色已晚,便安排青竹住下用餐不提。

    自己却到书房又拿那画和血书来看,黄斛明虽然读书很多,也是有见识的人,却也没看出什么端倪,但画上题字和那封血书却是先祖手笔无疑。

    斛明静夜沉思,却也不得端倪,夜半忽闻沙沙声响,推窗才知竟是灵通山下了场罕见的大雪,这大雪一直飘至天亮尚未停下。

    斛明一夜未眠,早上一用过饭,便差人请傅青竹至书房一叙。傅青竹来到书房,只见里面设置简雅,本色自然,中间墙上一副青绿山水,画上高岗耸立,几条溪水汇集,气势磅礴而下,端的是大家手笔。

    黄斛明正立在屋内看画,傅青竹来后两人寒暄一下,黄斛明便仍然细细看那付画,并看似顺口吟了一句诗:地枕高冈,一派溪山千古秀。

    吟完,便拿眼去看那傅青竹,傅青竹微微一笑,顺口接了一句:门朝大海,三合河水万年流。对的恰是妙绝。

    黄斛明刚才所吟,乃是天地会的一句切口,也就是暗号,傅青竹也明白黄斛明此时是打探他的路子,于是两人都有些尴尬,吟毕两人都是一笑,便是书中开头那阵两人推窗看那雪景来掩饰。

    这句能对上来,也并不是就万无一失,斛明家人来献那茶,乃是天地会的又一种暗号--茶阵。

    此茶阵名为“木杨阵”。这“木杨阵”之名得自天地会总舵“木杨城”所在,但百十年来,此地极其秘密,除了几个会中首脑人物,此城到底位于何处,一般帮众也是不知。

    此阵阵式为茶杯两只,一只在盘内,一在盘外,若是同门会众要饮,应先将盘外茶杯移入盘内后,再捧起相请。

    天地会密隐江湖百余年,全靠这些切口暗号来保证安全,方才傅青竹对的极是自然,基本打消了黄斛明的疑虑,于是两人彼此亲近了许多。

    黄斛明又感谢道,先祖遗书只是听到传说,难为弟兄们冒死到手,傅兄弟不辞劳苦并送到斛明手里,斛明大恩不敢言谢。

    傅青竹道,这是白堂主得到一个讯息,当年黄老英雄临终把天地会的一个大秘密用一幅画和一首诗保存了下来,这画与遗书乃藏于刑部衙门,当年即有传言黄老英雄临终作画写诗乃是传递风声,于是刑部一直保留探究,年代日久,也就不再重视了,恰巧有位兄弟在刑部看管档案之类,便给带了出来,白堂主据说已经看出了一二,为了安全起见,特让小弟将书画物归原主,并让万大当家参详。

    黄斛明道,书画中的意思,愚兄惭愧的很,昨夜看了一晚,也未能看出有什么隐喻,还是等万大当家看了再做定夺,不知白堂主信中有所透漏可否让斛明一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