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邪魔_第十七章:升仙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升仙丹 (第2/2页)

莫府大大小小的少爷、小姐、管事、仆役们一一招呼,礼数层次分明、丝毫不乱,心中已将和空桑山姜氏有关的资料传闻过了个遍。

    甚至连某些外人轻易不会留心的细节都想了起来。

    比如姜离姜白石是姜氏二房姜善渊长子姜知行所生第二子,在大山长姜易知的重孙辈中排行十二。幼时样貌寻常、稍显笨拙故常为同宗兄弟轻侮;成年后却因处事沉稳、无寻常仙家子弟飞扬浮躁之气的缘故,甚得大山长姜易知的喜爱等等……。

    片刻后,莫方来到莫府内宅最后边的一座二层小木楼前,通报请见。这座小木楼样式寻常,也无楼名,只是在楼门前的匾额上提着一句前人古诗:“独上小楼观沧海”。笔体字迹与黑岗巨岩和北峰亭上的对联相同。

    莫方进到小楼之内时,堂上内院大管事莫天正在向莫老太爷回事。莫老太爷今年七十有五,须发纯白,双眉似雪,正自闭目静听,贴身哑仆大葫芦在他身后悄然侍立。

    莫老太爷听得莫方脚步声响,睁眼向莫方处看来。虽然年已老迈,但因着炼气功夫深湛,莫老太爷的一双眸子却是神光内蕴,顾盼之间威仪自生、气势未衰。

    莫方见老太爷眼神扫过来,连忙恭声回道:“侧门外有客来访,要小的单独禀告老太爷知道。”

    莫老太爷素知莫方办事细致周全,既然敢这么没头没尾的回报,必是因来人的身份须得如此。当下便抬手示意内院大管事莫天退下。

    莫方冲着莫天歉然一笑,莫天点头示意,无声退去。没人去管侍立在莫老太爷身后的大葫芦,这是莫府众人皆知的惯例。老太爷亲手调教的哑仆口不能言、又不识字,凡事无需回避,只当他是个不起眼的人形布景便好。

    尽管莫方不敢让姜氏叔侄在侧门外久候,但开口向莫老太爷禀报之际,他还是不厌其烦地将今日之事从头到尾一一述说清楚。

    莫老太爷听罢问道:“听你所言似有不解之处?”

    莫方回道:“老太爷明见,那位姜知年仙师穿着一身仆役装扮,却又不遮掩自家形貌。莫方愚钝,委实不解他如此行事所为何来?”

    莫老太爷稍作凝思,点头道:“姜知年?四十八年前似乎有过一面之缘。只是那时节我还年轻,他也还小,没什么太深的印象。听闻此人少年时即称逸才,崖岸自高,最不耐与人往来应酬。穿着身仆役装扮下山,大概一来是免得受那些不相干的凡间炼气士逢迎;二来则是告诉我他此行不需大张旗鼓的接待。至于不遮掩形貌嘛?他此行恐怕八成是衔天命而来,自然不当遮掩。”

    莫方听得那句“衔天命而来”,不禁眉头突突直跳,好在他此时是低着头回事,脸上的细微表情旁人不易觉察。他轻轻吸了口气,问道:“那小的该……?”

    莫老太爷径直吩咐道:“将他们叔侄二人请到内院就是了,不要惊动旁人,我在楼前恭候便好。等一下你就留在门外听命。”

    莫方闻言领命自去,莫老太爷缓缓起身,向楼外缓步而行,大葫芦步趋亦趋,相随在后。

    莫老太爷行至楼前院中,抬头仰望东天朦胧月晕,口中喃喃自语道:“四十八年啦!差不多是凡人满满一生的光阴。自从闻知天子不豫,还以为不会再有结果了。难道结果便在今夜么?”

    秋风萧瑟,穿庭而过,将他的白须白发和身上的炼气士青袍飒飒舞起。远远望去,宛如月光下悄然绽开的一株苍老白菊,孤寒、沉郁、随风摇曳着,等待终将到来的严寒时节。

    片刻后,莫方引着姜氏叔侄二人来至院中。一到楼前,也不见姜知年有何动作,脚下祥云自生,身体凭空悬起尺余,稳稳踩在一团黄色的云朵之上。

    莫老太爷、莫方、大葫芦三人赶忙跪倒在地,莫老太爷朗声道:“凡间炼气士民莫小楼恭迎仙师大人降趾霜枫,仓促之间未备香案具礼,不胜惶恐之至!”

    姜知年哈哈一笑,将脚下祥云散去,漫步走到莫老太爷跟前,抬手虚扶道:“既然是来凡间办事,该有的规矩多少总要摆个样子出来。不过谁也没说当了仙家,就得整天到晚踩在云头上端架子。

    莫兄也别惶恐啦,其实你我应该算是故人。只不过莫兄未必还记得,四十八年前仙军大营里,抱着你大腿吐得稀里哗啦的那个仙家小子。”

    ***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