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仙家三至宝 (第1/2页)
莫老太爷听得昆仑仙师姜知年竟然如此放低身段,甚至不惜言及自家年少时的糗事。 当下只好顺势站起,口中笑道:“姜仙师行事洒脱、不拘俗流,果然是仙道大家风范!至于当年之事,莫某焉敢忘怀。仙魔枕籍、尸山血海呀!那等惨烈的情形,谁人见之能不触目惊心?吐一吐又算得了什么?关键在吐过之后,是从此就吓破了胆,还是擦擦嘴角提起兵刃再上战场?后者便是这世间一等一的好汉子了! 依此说来,姜仙师当时年纪虽小,却比莫某这等跪地请降的无胆鼠辈强过太多了!” 姜知年摇头道:“这是哪里话?莫兄当机立断弃暗投明,有大功于天朝,如何能说是无胆鼠辈?明明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嘛!” 二人嘴上彼此寒暄,莫老太爷侧身将这叔侄二人向小楼内迎请。 来到楼门口,姜知年抬头看到门楣上的诗句,脚下便自一停。莫老太爷见状,在旁道:“莫某当年改名时,心爱前人这句古诗,小楼之名便本于此。三十年前举家迁来霜枫,遂将此句提在这处,以为自家纪念。凡人愚鲁,每多不当之大言,让姜仙师见笑了。” 姜知年闻言,口中念出声来:“独上小楼——观沧海”。随即微微点头道:“身困一隅,心怀四海。好!旁人若以此标榜,或为大言无当。但以莫兄你的心志、性情、才干、坚忍,此言的确非虚,足能当得起!” 说到这里,姜知年刻意顿了顿,侧转头对莫老太爷郑重道:“以莫兄之大才,鱼跃龙门之事眨眼间便可立成。日后说不定姜氏子弟还要仰仗莫兄多多照拂。”说罢这才抬脚向楼内走去。 堂上三人宾主坐定,莫方莫管事退至楼门外候命,大葫芦上茶献果已毕,回到莫老太爷身后侍立。 莫老太爷向姜知年道:“凡间乡野,没什么好物事,只这霜枫茶尚有三分野趣,或可尝个新鲜。简慢仙师大人了。” 说着又一指身后的大葫芦:“此为家中哑仆,口不能言、目不识丁,姜仙师此来有何吩咐但请示下,无需顾及彼辈。” 姜知年端起茶盏轻啖,随后笑道:“也是葫芦嘛,刚刚在黑方长墙上看见过一个小葫芦。莫兄给下人起名有趣得紧,都叫葫芦。这是说没锯嘴儿的葫芦,肚子里头装着什么都倒不出来,是吧?” 莫老太爷欠身回道:“让仙师大人见笑了。” 姜知年点点头:“莫兄行事沉稳谨慎,果然是能当大事之人!”说着放下手中茶盏,垂手在自家腰畔一拂,掌心已多了块翠绿色的奇形玉佩,晶莹剔透、望之非凡。姜离在旁看到,眼中一跳,心头便是一热。 九州天朝从古至今仙家七级分治,惯例以绿、白、黄、赤、橙、紫、金七色服制、配饰,区分不同级别。姜氏族中寻常仙人、仙长、仙师、仙尊皆有,故而他识得这枚翠绿色玉佩,便是寻常仙人所配的“乾坤藏形佩”。 据说其间蕴有天帝赐予下界的一缕虚空之力。 若是他姜离姜白石,有朝一日得蒙昆仑天子恩诏,正位登仙。届时能够得到的,便会是与眼前这枚一模一样的翠绿色“乾坤藏形佩”。 只是这“乾坤藏形佩”,对于首次进入天朝仙家体系的寻常仙人来说,从不会单独给出。总是与号称“一丹成仙”的“升仙丹”和号称“大道威灵”的“大道印”同时赐下。 “升仙丹”、“大道印”再加上“乾坤藏形佩”,这便是九州天朝下至寻常仙人,上至殿阁仙君,无论哪一级仙家都珍之重之,视若性命的“仙家三至宝”了。 果然,姜知年把那枚翠绿色的“乾坤藏形佩”放在身旁条案之上,挥手从玉佩上拂过,条案上又多了一枚刻纹繁复,令人观之目眩的翠绿色玉环,其孔径大小正好可以套在成年人的拇指之上。 这便是取意于“此物乃天威之印记,有此物,足可彰显大道。”的“大道印”了。其间据说蕴含着天帝赐予下界的一丝九天雷劫之力。 “大道印”的旁边,还多了一个精巧的透明琉璃瓶,瓶中装着枚小指肚大的翠绿色丹药,丹药表面隐隐约约能看到玄奥莫名的金色纹理。烛光晃动间,绿底金纹的丹药上有点点微光闪动,仿佛是个有生命的翠绿色精灵,正在不停地呼吸。 这便是自首任天子黑帝颛顼时代以来,驰名九州大地三十万年,号称“一丹成仙”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