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仙家三至宝 (第2/2页)
“升仙丹”。 无论任何境界的炼气士,只要服下它,便可立时成为凡间无数士民尽皆仰望,高高在上的仙家。什么超凡脱俗、鱼跃龙门、寿元大涨、富贵绵长、娇妻美妾、权柄风光……。 几乎凡人所能想到的绝大多数欲望,这颗“升仙丹”都能全部满足。 这样令人心热眼亮的“仙家三至宝”,就静静摆在身旁条案之上。 姜知年一言不发,回手又端起茶盏,脸上笑眯眯地,看向坐在对面的莫小楼莫老太爷。 莫老太爷双眼紧紧盯着条案上人人向往,千方百计求而不得的“仙家三至宝”,两条白眉深锁,半晌不语。 姜离在一旁心中暗嘲:“老家伙我看你装,接着装!听先前见面时那番话,合着你不过就是个早年投降的邪魔?还什么‘北地第一炼气士’? 嘿嘿,你早年间既然贪生怕死,降了我仙家大军。又在边陲之地苦苦熬了这么多年,头发、眉毛、胡子全都熬白了,为的还不就是这个? 现而今天大的好处都给你摆在眼前了,赶紧的跪地谢恩不就结了?反倒装出这幅故作深沉的样子给谁看呀?真是个特会矫情的老王八蛋! 也不知那等天仙化人一样的孙女,究竟是怎么生出来的?我今天倒要好好瞧瞧,看你能装到什么时候去?” 莫老太爷皱眉沉思良久,昆仑仙师姜知年也不急,悠哉悠哉地饮着霜枫茶、吃着平日里根本都不碰的凡间果品,似乎就这么对坐到天荒地老也无妨。 又过了许久,莫老太爷深吸一口气,抬眼问道:“可有昆仑天子明诏?” 姜知年笑吟吟地道:“仙家三至宝既然赐下,明诏嘛,总归还是要有的。”说着站起身来,取出属于他的浅黄色乾坤藏形佩,一拂之间,手中便凭空又多了枚泛着淡金色光泽的玉简。 莫老太爷、姜离、大葫芦三人见状,连忙跪倒在地,恭候姜知年宣诏。 玉简不大,姜知年却毕恭毕敬地双手捧住,朗声念道:“建极昆仑,代天行谕:察冀州空桑府霜枫镇炼气士民莫小楼,虽为叛逆邪魔遗属,然素怀敬天爱人之心。比年以来,克建殊勋。 今特援军功例,赐入道升仙、登山起院之赏,望其勉之!另,诏下之日,随赐翠绿登仙之宝丹、印、佩各一。此谕。” 按理说昆仑天子的诏书念到“此谕”,受诏之人便该朝着九州中央的昆仑山方向行三跪九叩大礼,叩谢天恩了。可莫老太爷却并未叩首,而是直挺挺跪在当地,抬头望向姜知年。 面对如此逾礼的举动,作为宣诏之人的姜知年也不着恼,反而笑嘻嘻道:“再后面就是日期和天子玺印了,莫兄自个瞧吧。”说着将玉简递到莫老太爷手中。 此时跪在旁边的姜离已经觉得事情有些不大对头了,不,不是有些,而是大大的不对头! 莫老太爷跪在原地,从昆仑仙师姜知年手中接过诏书玉简细看玺印。 玉简下方左右两端各有一块小小的方形光斑,内息传入,便可浮现出三寸见方的昆仑天子玺印铭文。天下间无人能够、也无人胆敢仿造。 左端玺印铭文共十个字,为:“建极昆仑代天行谕之宝”。这就是“传国玺”的印文了,此玺自黑帝颛顼建极昆仑以来,三十万年传承有绪,历朝历代皆以此玺为九州天朝正朔的明证。 右端玺印铭文共十二个字,为:“昆仑白帝传十六世昆仑道霜”。这是当代昆仑天子的宝玺印文。本朝太祖为金天少昊,世称“白帝”,姓金天氏。当代昆仑天子为太祖少昊十六世孙,登基前原名金天道霜。但依九州习俗,昆仑天子独一无二,践祚后皆当以昆仑为姓。天子殡天之后,世人方可复称其本姓,其余天家血脉本姓不变。 莫老太爷跪在原地,仔细审视过诏书玺印无差,回手将诏书玉简揣起,双目直视昆仑仙师姜知年问道:“前年便闻今上小恙,不知现今……?” 姜知年微微点头,轻声道:“今上当年践祚之时便已两百余岁,临朝迄今三百三十五载,寿元将近六百。在本朝历代天子中,寿数算是中等偏上的了。前年染恙之际,御医私下传言,说是恐有圣寿将终之虞。好在这两年里时好时坏,虽屡有反复,但总算是撑了过来。 至于现如今嘛……,不省人事——而已!”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