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第2/6页)
比起了自己的大拇指,点点头,用自己的表情告诉了他回答。 陆严河如释重负地露出了笑容。 他转头看向严令羽、于琅他们,他们每一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一抹有些激动、有些兴奋又有些难以置信的笑容,就像一个第一次来到游乐园的孩童一样兴奋,又像第一次站上了领奖台那样忍不住羞涩。 脑海中,刘毕戈带着他们这些人拍戏时的点点滴滴浮现出来。 很多个画面,很多个互相加油打气的时刻。 观众们用最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来表达他们对这部电影的喜爱。 这一刻,放映前的平静和放映后的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陆严河一颗心真正地放下来了。 最终还是靠电影说话,靠内容说话。 - 跟琳玉一起来到现场的李彼满脸兴奋地站在一个角落,做着自己的直播。 “是的,《暮春》刚刚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完成首映,电影怎么样?我无法作评价,但是,看看现场所有观众的反应吧,听听现场的掌声和欢呼声吧!” 李彼将自己的脸从镜头里挪开,将镜头对准了现场所有人。 自从跟跳起来公司签约,李彼这几个月以来,是拼了命地抓住这次机会,想要证明自己,想要打出一片天地。 同行多少人在背后说他踩了狗屎运,被陆严河看中,还给了这么大的支持力度。 李彼几乎走到任何地方都会听到这样的声音。 这样的声音越是多,他就越拼命,最多的时候,一天发32个短视频。 全都是他自己做出来的原创视频。 也因为他的这个拼,所以,他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开始实现盈利了。 这一次来威尼斯,陈思琦就跟他交代了两点。 “第一,你是个拍短视频的,你要发挥短视频媒体的优势,在威尼斯现在仍然是以传统媒体为主,你要发挥你的优势去打开局面。” “第二,别觉得你就是个拍短视频的,比其他媒体就差了逼格,你要记住,你是跳起来的短视频媒体,来自我们中国现在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 关于他要做什么内容,陈思琦并没有干涉,只是把他们联系到的几个电影人采访机会给了他。 这都不叫干涉,这叫把饭喂到他嘴边,给他吃。 而虽然陈思琦不说,李彼也知道,他这一次来威尼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做好陆严河和《暮春》的宣传工作。 李彼琢磨了很久,自己到底该怎么去发挥短视频的优势,怎么去跟传统媒体做得不一样。 到了这里,看到那些传统媒体的工作方式,李彼豁然开朗。 短视频在这里最大的优势就是即时性。 所以,李彼直接把直播搬了过来。 因为陆严河的关系,也因为他的视频栏目现在关注粉丝很多,剧组并没有多思索就同意了他的申请。 于是,就有了李彼在现场做直播的这一幕。 李彼的直播一开,观看人数蹭蹭往上涨。 开玩笑,在《暮春》放映厅做直播的人,独此一家。 因此,国内的影迷们也第一时间看到了现场对《暮春》的喜欢。 - 放映结束以后就是记者会。 走红毯的时候,很多摄影师的反应都给陆严河一种他们只是来完成任务的感觉。 但是,记者会上,你能从每一个记者的神情中感觉出来,他们的热忱、兴奋和兴趣。 刘毕戈等人带着陆严河等演员出现以后,现场再一次响起掌声。 严令羽他们一个个受宠若惊地瞪大了眼睛。 他们真的都是第一次参加电影节的纯新人,陆严河稍微经验丰富一点,但也没有丰富到哪去。 不过,陆严河在这种时候也一向不露怯,笑容灿烂地跟大家挥手。 现场气氛热烈不已。 黄仲景、闻枝贸和苗月坐在刘毕戈的身旁,陆严河则带着演员们坐在刘毕戈的另外一边。 艺术总监毕卡洛奇亲自担任主持。 第一个环节,就是刘毕戈先跟大家发表一下首映之后的感想。 陆严河可以在刘毕戈的脸上看出明显的兴奋和激动。这让陆严河也跟着被感染。 刘毕戈在法国待了那么多年,英语是很好的。 他直接用英语说的:“能够来到这里,让我有一种美梦成真的感觉,从进入电影这一行,到拍出自己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将近是十年的时间过去了,我很幸运,能够有机会去拍摄这样一部电影。很多年轻的导演是自己有了剧本以后,再去找投资,我不太一样,我是受龙岩影业的黄仲景和闻枝贸两位老板的邀请,从法国回到中国,他们告诉我,无论我想拍什么都行,支持我,所以,我是拿到了电影公司的支持,再去想我要拍什么。” 现场媒体记者们露出惊讶之声。 这个经历,过于独具一格了。 其他的导演们听说这件事,估计要嫉妒得发狂了。 黄仲景和闻枝贸从耳机里听到同步实时翻译以后,笑了起来。 “后来,我就读到了苗月所写的这本,这本是她在上高中的时候写的,现在她是振华大学的学生,哦,对了,我们这部电影的主演陆严河也是振华大学的学生,感谢振华。”刘毕戈似乎是有点激动和紧张,说到这里莫名地语无伦次了一下,突然提到了振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