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八章 青囊经 (第1/2页)
张绣总算是退场了,南阳局势已明朗。现在就是要在荀攸的主持下,顺利接收地盘而已。 精明人瞒不住,也无须瞒,魏王更不想再演戏,顺其自然。 又过了三天,邹普和罗列一起到达。他们先拜见魏王,统一口径,主要是在言辞上。 然后将荀攸、李典和于禁聚到一块儿,商讨接收事宜。没有任何争议,官员和官职照旧,只是将户籍人口和官员名册抄录一份,大功告成。 荀攸是个聪明人,不纠缠,不纠结。反正南阳诸城不是曹军拿下的,流程上过得去就行,最后岀言相邀, “众生兄,平举兄,两位深明大义,归顺朝廷,天子必有嘉奖。若赴许都,面见曹公,司空亦不吝赏赐也。” 本来是一番客套话,地头蛇轻易不岀门,一般来说就是派遣个心腹使者。但邹罗二人满口答应,让荀攸不禁动容。 他看向魏王,对方笑容灿烂,似乎完全不在乎。这里面没有鬼,鬼才会信。 不过主动送上门,无疑会令曹cao心喜异常。不管对方打什么算盘,也算是完美交差。于是他更加热情,众人交谈甚欢。 邹罗到,博望开,免不得安排诸城守备。荀攸等人不插手,以示尊重和信赖。 但罗列悄悄地塞进不少魏家军的骨干,军队不仅要掌握在自己人手中,而且要形成战斗力。 五日后,魏王率领大军回返许都,邹普和罗列带上厚礼随行。他们才不稀罕朝天子或者会老曹,而是要参加婚礼,主公和meimei的婚礼。 时值三月初,阳光明媚,草木泛绿,满眼都是生机勃勃。 得胜归来,收获满满,全军上下洋溢着豪迈之情。一声号响,军歌嘹亮,更加鼓动人心。 不动荀攸和魏王并骑前行,初闻军歌,诧异和惊奇。回首望向兵卒,只见人人放声高歌,腔调一致,步伐一致,威武霸气。 听完之后,细细品味,自有一种士气常留脑海,一辈子不会忘记。 没听过,没见过,更没体验过。如今置身其中,竟有种恍惚,似乎他也是其中一员。 音乐的魅力就在于此,尤其是这首《众人划桨开大船》,太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让人不自觉地融入。 表面上仍旧不动如山,可内心里却是波涛汹涌。怪不得这个年轻人屡创奇迹,单单军队的气势,见识过的就得退避三舍。 比他还兴奋的是邹普和罗列,二人听着听着就跟着哼了起来。意犹未尽,与旁边的华佗对歌词。 牢牢记全之后,就闲谈往事,打听主公的过往。终于按耐不住内心的好奇,罗列明赞暗询: “元化兄,吾观大军威武雄壮,想必于战场之上,难逢敌手也。” “平举兄,实不相瞒,主公岀山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此世间无有敌手也。” 神医满脸傲娇之色,有一种信念叫做必胜,有一种境界叫做无敌,有一个人称做神。 邹罗二人气血直贯脑门,这比想象中的还要夸张,妹婿儿当真深不可测。 然后突然间觉得,他们的小妹才是高高手。慧眼如炬,觅得如意郎君,更是珠胎暗结,这步棋走得妙不可言。 家中的宝贝儿真是个大宝贝,又有了小宝贝儿,实属全族的骄傲。生,一定要生,还要多生几个。 坑货也跑过来凑热闹,听了个寂寞。吭哧半天,提了个不情之请,学唱歌。 在他软磨硬泡下,魏王派了几个五音不全的汉子,要求务必一模一样。 经过两日行军,到达叶县。这里究竟是老曹的南大门,还是他的北大门,就看坑货的了。但一想到坑货之名,右眼皮直跳。 人不狠,站不稳。思来想去,他决定驻军叶县。没进城,在野外组织烧烤,围着篝火撸串。 吃好,喝好,魏王带上荀攸和于禁喊城门。叶县三巨头早已知道大军回返,一直在等。本来已岀城求见,但被拒绝。 深夜时分,几位大佬醉意朦胧,大呼小叫。他们不敢得罪,放行,好生安置。 日上三竿,魏王坐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