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第2/2页)
br> 看来孔家最近很跳啊! 孔家是个什么德性乾隆又不是不知道。 好听点的是历代共尊的圣人后裔,可直白点说,不就是世修降表跪的快吗? 乾隆要是真把山东团练给了孔家,估计用不了几天,山东就要改姓朱了。 既然如此,乾隆脑子抽了才会把山东团练交给他们。 怎么,嫌山东丢的不够快吗? 但是,面对梁国治的试探,乾隆也并没有动怒,因为他知道,现在大清的满朝文武中,和孔家关系匪浅的不在少数。 尤其是山东籍贯出身的官员们,大多都和孔家有着相当深厚的利益关联。 自己要是贸然对梁国治这个山东士绅在朝堂上的代表动手,那山东是会对朝廷离心的。 是故,乾隆在思索一阵之后,开口说道。 “哦~是吗?” “看来衍圣公是有心为朝廷做些贡献啊。” “只是一个山东团练大臣,对衍圣公来说却是有些屈才了。” “传朕旨意,召衍圣公孔昭焕入京,入军机参展军务吧!” 既然孔昭焕不老实,乾隆便准备要将其收在身边看管。 在乾隆看来,只要自己能控制的住孔昭焕,控制的住孔家,那山东士绅就不会轻易归降明贼。 那山东团练就还是能用一用的。 …… 南京,御书房! 朱简灼在此召集大明的朝臣们议事。 众人的脸上都是rou眼可见的喜悦之色。 原因无他,就在昨日,明军凤阳大捷的消息传到了南京。 朝廷大军一战收复中都,再次歼灭清军兵马近十万,堪称是一场辉煌无比的大胜。
面对如此辉煌的一场胜利,大明的满朝文武都是忍不住为之振奋。 先是商议了一下该如何封赏有功将士,然后朱简灼才开口引入正题。 “除去这该如何封赏有功将士之外,靖还上书朝廷,言明了当前河南局势的乱象,请求朝廷这边拿出一个赈济灾民的章法来。” “大家若有合适的建议,只管畅所欲言!” 朱简灼话音落下,满朝文武皆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河南那边的局势他们自然也是知晓的。 黄河决口之后,产生了数百万灾民…… 这么庞大的一批灾民,大明是真的养活不起。 要是勒紧裤腰带,这事情能解决的话,大家也不介意一起过两年苦日子。 大明毕竟刚刚立国,从上到下大多数人的心态都还没转变过来,换句话来说也就是,他们还都是比较淳朴的底层人的思维。 而不是冷血的政治动物! 大多人心中都还有最基础的善恶是非观念,而非是眼睛里只有利益。 是故,如果他们勒紧裤腰带,就能让河南的数百万灾民活命,那他们肯定也是乐意的。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河南那数百万灾民,压根不是勒紧裤腰带就能够解决的问题。 就算是把整个大明朝廷都给拆吧拆吧卖掉,也养不起那数百万灾民。 是故,在听到朱简灼的话之后,大明的文武大臣们,均是忍不住面露难色。 朱简灼见此,也是叹了一口气说道。 “朕知道,河南的数百万灾民大明养活不起,但是养活不起是一回事,可养不养是另一回事。” “我大明乃汉家王朝,华夏正朔,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坐视数百万人活活饿死这样的人间惨剧发生,而什么事情都不做。” “古话说的好,尽人事,听天命。” “即使天命不可改,人事该尽也是要尽的!” 众人闻言,皆是点头。 王顺站出来说道。 “启奏陛下,老臣有一策,或许可行!” 朱简灼闻言,微微颔首道。 “王首辅请讲!” 王顺闻言,点点头,直接了当的说道。 “我大明若要赈济河南百姓,最要紧的东西便是粮食。” “微臣认为,我大明可以暂且先从湖广和江南调粮,运往太子殿下军中,由太子殿下出面在安徽赈济百姓。” “除此之外,我大明还可以派遣使者前往安南,暹罗等国,向其购买粮食,用于填补江南的粮食缺口。” 新生的大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说一句以工商立国也不为过。 尤其是随着广州开关,大明的海贸也是蓬勃发展。 这些年下来,东南亚各国都有什么特产,大明这边早就摸了个清楚。 既然大明缺粮了,那从海外购粮自然是应有之意。 没人会感到意外。 只是,相较于河南的数百万灾民,大明即使从海外购粮,那也是杯水车薪啊。 …… PS:下一章在晚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