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七章以工代赈?x (第2/3页)
的粮食压根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让人勉强吊着命的话,一天一碗稀粥,隔三差五来顿半干不稀的就行。 可要是让人干活的话,那每天最起码也得一顿干的一顿稀的。 算起来,以工代赈养活一个人所需的粮食,如果只是拿来给人吊命的话,最少也能养活五六个人。 这就是差距! 是故,以工代赈在古代其实是行不通的。 原因无他,生产力不发达,缺粮,仅此而已! 在古代搞以工代赈,只能说是太过于想当然了。 朱靖最近也是快要愁死了。 朝廷那边还没有回复他该如何赈济灾民。 但随着时间流逝,大明朝廷在淮南设粥棚赈济灾民的消息逐渐传开,从河南涌入淮南一带的灾民也是越来越多。 若非丰升额在凤阳的二十万石屯粮缓解了一时之需,现在怕是就连明军自己都要断粮了…… 朱靖正坐在桌前吃着晚饭,他今日的晚饭很简单,一碗稀粥,一份清炒的时蔬。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基本上不见半点荤腥! 比起往日的吃食来,朱靖最近的食物简单了许多。 原因无他,还是缺粮! 虽然再怎么缺粮,也不至于缺到他这里。 但是每当他到淮河岸边的难民营视察,看着那些难民们因为饥饿而变得皮包骨头的身体。 看着那每日从难民营中被抬出来,扔到乱葬岗的数百上千的饿殍。 哪怕是山珍海味放在朱靖面前,他也吃不下。 朱靖作为一个合格的封建王朝的统治者,虽然自认为不是个什么好东西。 但他的良心多多少少还是有点的。 外边的灾民成百上千的饿死,他却大鱼大rou山珍海味的吃着,朱靖做不出这样畜生的事情来。 餐桌上,他只是小口小口的喝着稀粥,很明显胃口不是很好。 只是,就在这时候,外边响起了一阵杂乱的脚步声。 张进怀中抱着一份报告文书,快步来到了朱靖面前。 还不等他开口汇报,朱靖便将头给转了过来,开口询问道。 “怎么样,统计出来了吗?今日难民营又多了多少人?” 张进闻言,思索一阵开口说道。 “回殿下的话,根据我军在淮河南岸设置的几个难民营汇报,今日一共有难民三千二百一十四口抵达淮南。” 朱靖闻言,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 旋即询问道。 “今日又消耗了多少粮食?” 张进想也没想,开口说道。 “今日各难民营总共消耗粮食八千余石,明日的粮食消耗量只会更多。” “殿下,若是朝廷再不送粮食来,我军现在手上所掌握的粮食,最多还能再坚持半个月……” 在说这话的时候,张进的脸色非常的凝重。 因为他知道断粮之后的后果! 现在大明设置在淮河南岸的几座难民营因为粮食短缺的问题,本来就不安稳,经常有人闹事,打架斗殴,甚至是杀人吃rou的事情时有发生。 幸亏有军队镇压,外加朱靖尽量保证了难民营最基础的粮食所需,那几座难民营才始终没有闹出什么大的事端来。 只是,一但彻底断粮,难民营那边必然爆发sao乱,到时候,即使军队再怎么镇压,怕也是镇压不住的。 朱靖闻言,深吸一口气道。 “朝廷那边应急的粮食何时能送到?” 张进闻言,回复道。 “启禀殿下,南京那边已经在紧急筹粮,从江南和湖广进行调运了。” “但是粮食调运工作颇为繁杂,最起码也得一个月的时间,粮食才能运到凤阳来。” 朱靖深吸一口气,脸上忍不住露出不忍的表情,但最终还是开口说道。 “传令给我军的水师,让我军的水师着手封锁淮河上下游,暂且禁止一切船只来往淮河两岸。” “孤,对不住河南百姓啊……” 现在,朱靖心中满是愧疚。 他知道,自己这一道命令下达,不知道会有多少满怀希望抵达淮河,企图过河得到大明朝廷赈济的百姓,被阻隔在淮河以北,在绝望中死去,化为饿殍和白骨。 但是,他是真的没办法啊! 只是,朱靖下令隔断淮河,却也只是使得难民营内的难民数量,短时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