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历史会晤 (第1/2页)
1936年7月16日。在德国巴登符腾堡的黑森林内,一座简易的林中别墅,周围到处布满了警戒人员。今天希特勒将亲自在这里会见一位来自东方的大人物——中国独裁领导者蒋介石的连襟、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孔祥熙。这次会晤,有可能对整个二战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孔祥熙与希特勒见面后明显显得拘谨,见到统治着比他所在的国家强大得多得多的世界数一数二的强国大独裁者的时候,自然而然的紧张和肃然起敬是不可避免的。国与国之间,地位是由实力决定的,何况你是有求于人。 简单的礼节性问候之后,希特勒开门见山的提出了自己的问题:“部长先生,请问您觉得日本会在什么时候全面侵略中国呢?” “尊敬元首阁下,中国正在外求和平,内求统一的时候,中国民族本是酷爱和平,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向来主张对内求自存,对外求共存。今年2月,鄙党三中全会宣言,对此更有明确的宣示,近两年来的对日外交,一秉此旨,向前努力,希望把过去各种轨外的乱态,统统纳入外交的正轨,去谋正当解决,这种苦心与事实,各国共鉴。我国是弱国,对自己国家力量要有忠实估计,国家为进行建设,绝对的需要和平,过去数年中,不惜委曲忍痛,对外保持和平,即是此理。正所谓和平未到根本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希特勒的中文极好,其实根本就没听德语翻译给他翻译的德语,而是一直听着孔祥熙说的,但是孔祥熙的这种半文半白的旧式中文,让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元首很是不适应。 希特勒静静等他说完冷冷的说道:“可是,很遗憾,部长先生。基于德中两国的良好关系,我不得不遗憾的告诉你,你所谓的和平,已经绝望了。根据德国情报部门获悉的绝密情报,日本最晚将在明年的七月全面入侵中国。” 看着满脸错愕的孔祥熙,希特勒继续说道:“德国的情报部门获得的情报,绝对准确,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经过德国情报部门获得的情报,西班牙将于明天爆发内战!对就在后天,七月十八日。” “元首阁下,很感谢您能为我国提供这么重要的情况,虽然我国是弱国,和日本综合国力相比,有巨大的差距,但是中华民族是不会屈服任何外来强权的。敌人进攻,我们就战斗,一寸河山一寸血,我国全体军民上下一心,一定不会让侵略者轻易屈服。”这位狡猾的商人出生的孔祥熙先生居然有如此血性,不卑不吭的回答。 希特勒不禁对眼前这位弱国财政部长有了一些崇敬,从他的铿锵话语中,希特勒明白了,为什么面对巨大的差距,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最终取得了胜利。绝不像前世自己认为的那样,靠美国的援助。完全是靠中国人民无所畏惧的牺牲精神啊!出于个人感情和国家利益,在此刻,都更加坚定了希特勒的决定:“还有一年时间,除了以前的德国对华援助方案以外,我打算再为贵国编训二十个师的陆军机动部队、三个航空队的共300架飞机,主要以战斗机为主,武器装备都由我国提供、除以前的顾问团继续留在中国之外,我国将以政府的名义正式派遣新的顾问团到中国帮助贵国完成战争准备!你看怎么样?” “伟大的元首,您对我国的无私帮助,中国人民将感铭于心,那么鄙国能为德国做些什么呢?”孔祥熙毕竟是商人出身,他深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1936年7月20日,在西班牙内战爆发的第三天,德国外长里宾特洛普和中国外交部长张群在南京秘密签定《德中友好条约》,史称《中德密约》。条约一共四条: 1)缔约国一方的安全或重大利益受到外来威胁时,另一方将给予政治上和外交上的支持; 2)如果一方卷入战争,另一方将给予包括但不限于军事支持; 3)缔约双方保证一旦能共同作战时,如缔结停战协定或合约,彼此必须完全一致; 4)为保证履行上述义务,两国决定在军事上和经济范围内加强合作,并设立常设委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