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十六章 桃红柳绿 (第3/3页)
> 允禧道:“这是惠及贫民百姓的事,原该朝廷来做,要说谢,也该谢你才对。只是需劳你把这个实行办法拟得细些。” 黛玉点头答允,以前mama就是政府部门做扶贫资金的,自己帮着做过文案,还跟着参与过一些社会实践,更别说自己还擅长经营管理,便是依着mama的样儿照葫芦画瓢,也有自信能做好。黛玉心中这么一想,得意之情便溢于言表,顺手拿过茶壶,倒满茶盏,仰头便喝,不想茶水太烫,便一口噗了出去,正巧喷到允禧的手上,黛玉哎呀一声,连声道歉。 允禧顾不得手烫,忙将一盏凉茶端给黛玉叫“快簌口”。黛玉忙不迭簌了口,口中不住地吸着凉气,又俯身去细查允禧的手,见无大碍,方拍拍胸口,舒一口气:“老天保佑!没烫着您!否则我就犯了伤害皇弟的大罪。”抬头见允禧一脸戏谑的表情,两人便情不自禁一齐笑起来。 气氛一融洽,黛玉遂想起来意,便斟满一杯茶,双手恭恭敬敬呈给允禧:“今日打扰王爷,实有几个不情之请,如若王爷觉得不妥,便算黛玉没说。”见允禧含笑点头,便道:“今天听传薛宝钗与程爱莲进宫选秀,既是这样,艺书院空下的缺,可否让妙玉jiejie顶上?我是想,她如今已经还俗,便也没了许多顾忌,与其天天在屋里闷着,不如让她出来见见天日。更何况,论悟性,论才艺,我见过的女孩里也没几个人能及得过她,我们艺书院少了这等人物,也是损失呢。” 未等黛玉说完,允禧便道:“我这哪有不同意的道理也亏你想的周全,回头我再报禀于太妃,老人家必会感念你这番菩萨心肠。” 黛玉听了喜道:“那谢谢王爷啦!我今日回去告知妙玉。对了,还有银珠和程爱莲的事,今日索性都求了王爷罢。” 允禧奇道:“她俩?” “这个嘛。”黛玉想起程爱莲所托,感觉委实有些难以启齿,但既是答允了她,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张口,便将程爱莲想趁选秀嫁进北静王府之事说了。 黛玉越往下讲,允禧的眉头皱得越紧,待她说完那句“王爷若真纳了她,也算帮了我”,允禧的眼睛似是要冒出火星来,盯着黛玉看了半天,方道:“我纳了她,便是帮了你?你这是心里话?” 黛玉被这灵魂一问,登时心里发慌,结结巴巴回道:“也,也没你说的这么严重,只是看她当时求得挺心切,我一时心软,就答应下来。现在王爷这么一问,委实感觉自己不该找你。我,我这办的是什么事啊!” 允禧见黛玉一脸懊恼的模样,忍不住笑了:“我就说嘛,你怎会答应这事?至于银珠,想必你也是心软了,想让她回来?” 黛玉红着脸点点头:“嗯。我虽不喜她,但也不想因此而断了她的求学路。请王爷网开一面,让她回来吧。” 允禧摇摇头:“平心而论,艺书院开除银珠的事,也不是全因着你,实在是她触犯了规矩,你不必自责。” 说到这,允禧敛起笑容,目光灼灼地看着黛玉:“今儿个好不容易有这个机会,且不说别人,我有句要紧的话要问你——那次你受伤,我对你说的那句话,你心里可记着?” 黛玉猛抬头,满头雾水地看着允禧:“哪一句?” “你!问是哪一句?”允禧登时红了脸,也不顾亭外伺候的太监宫女们,提声道:“那些不相干人说的话,你句句都记得,唯独我的话,你却如此不放在心上。” 黛玉被问得有些心虚,不由放轻声音:“你那次说了好多话,你今天问的到底是哪句?要不,你提示一下?” 允禧一脸失望和伤心,低头默了半晌,转而想到黛玉父母早逝,女孩家婚姻大事实在差错不得,对她怜惜之心又多了一层,便软声道:“我知道你的不易。也罢,你放心,一切由我去努力,你只需静待花开。只是今后,什么银珠,什么程爱莲,再不要把她们扯进我俩中间。” 允禧说完,将一把镶有湘妃竹手柄的团扇递给黛玉,看着她,声音暖暖的:“这么热的天,也不随身带着扇子,便是用它遮遮阳也是好的。” 这把团扇做工极精致,造型又极简,香妃色素娟的扇面上画着几朵幽兰,上题:欲寄一枝嗟远道,露寒香冷到如今。其画风清淡,笔致超逸,一看便知是允禧自己的手笔。 黛玉伸手接过,眼睛湿湿的,柔柔的说了句“嗯”。 忽的五谷前来禀报:“王爷,太妃请您即刻过去,说有要紧的话要说。” 允禧奇道:“不对啊,我刚太妃那里过来,没看出有什么事。” 五谷道:“太妃要说什么,奴才倒是不知,只知道闫家姨太太与银珠小姐刚刚到府。” 允禧“哦”了一声,遂皱起眉头:“我知道了。你替我回禀太妃,皇召我去养心殿议事,等明日得空,我再去向母妃请安。”说完对黛玉温声道:“你也回教室。大暑天里,外面不能待太久。” 林黛玉道声“回见”,站起身看着允禧走远,又慢慢回身依着栏杆坐下,把玩着手上的扇子,一种无以言表的欢喜自心中蔓延开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