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第1/2页)
之后夏延暮带着梁稚上了楼,把她安顿在花室的藤椅上,他猜女孩儿一般都喜欢花花草草之类的:“你在这玩儿会儿。” 看见夏延暮要走,梁稚拉着他的手:“去哪儿?” 夏延暮:“楼下拿点东西。” 梁稚:“哦。” 夏延暮一走,梁稚就暂时把他抛之脑后了。刚才因为上来的时候有点紧张,所以都没注意看。 现在他不在,梁稚才注意到周围的环境,比去鲜花店还激动。主要是花室有一种窒息式的美,让她一时之间找不到形容词,话到嘴边只得一句:“哇塞~~。” 这就是为什么倡导多读书,读好书的原因。 在小学生都会用: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花红柳绿间晴空。” 来赏花的时候,而你只会: “哇塞~” “卧槽,这也太漂亮了。” “快快快,帮我找好角度,我要拍照发朋友圈……” 这,就是你与小学生的差距。而这差距,仅隔“知识”这道鸿沟。 花室是夏延暮的母亲在他出生之前建的,之前是因为父亲在母亲怀孕期间工作太忙,没办法及时常伴母亲身边。父亲为了缓解母亲情绪,动手建了花室。 刚开始母亲为了记录他的每一次长大,每周在孕检之前,都会种一棵,许愿。 花室里的大部分花苗都是母亲亲自挑选的,并且都有它特殊的含义。 在他出生以后,一周种变一年种。 后面父母亲虽然不住象屿江,但在每年他生日的时候,母亲还是会派人送花苗过来。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里,是他成长的另一种呈现。 之所以说是大部分,是因为自他成年之后,母亲的关注点就转向了父亲。每一次和父亲拌嘴之后,母亲还是会种,这种频率大概季度每次。 父亲每次只有在“三菜一汤”变为“星期炒饭”的时候,才会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因为母亲有延续之前的习惯,在定制的的花盆上题字。所以父亲精准把握母亲这一特性,每次在母亲把花苗送到象屿江以后,都会找五花八门的理由亲自上门“关心”他,美名曰:“以示父爱。”明白人都知道,这个父爱来的莫名的频繁了点。 有的时候父亲会在来之前特地先询问纪叔,挑一个“不太凑巧的”时间点,大部分时候都错过了他。 还是有一次他因为项目提前结束早早回了家,满身疲惫。因为是大半夜,他没有打扰纪叔,自己简单洗漱过后就睡了。 等第二天他一觉醒来出门路过花室,看见一个人一脸假装不经意间的在找什么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确实没有做梦,那个“鬼鬼祟祟”的人,正是他的父亲。 夏延暮靠在花室门沿上,双手交叉在胸前,姿态放松,看着不远处的人:“在找什么?” 此刻正在寻找花盆的父亲:“纪刚,你来得正好,上次穆静送过的花盆在哪儿,怎么没看……” “到”字还没落下,等他回头看见“纪刚”时,整个人略显“不自然”。 夏远常:“回来了,来的时候纪刚不是说你不在家吗?” 夏延暮:“项目提前结束,回来的时候太晚了,没说。” 夏延暮:“在找什么,用不用帮忙?” 夏远常碰到花的手收到了腰后,背也直了:“没什么,就你妈,让我顺道过来看看你还有什么……对,还有她的花儿。”手顺带指了指,力证什么。 夏延暮:“是吗,要不要给妈打个视频电话,这样看得清楚一点。” 夏远常:“不用,我给她拍几张照就行了。” 夏延暮:“你刚才在找什么?” 夏远常见瞒不过:“花盆儿。” 夏延暮:“你上我这儿找盆儿做什么?” 夏远常:“上面儿有字。” 夏延暮了然,母亲惯常会在花盆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