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_第0726章 吐血的崇祯?有这么亏待女婿的大善人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726章 吐血的崇祯?有这么亏待女婿的大善人吗? (第1/2页)

    内阁小会结束,

    众人去各忙各的。

    黄宗羲见张好古依旧在思索什么,上前添茶:

    张好古微微颌首,端起茶盏抿了一口:

    黄宗羲有些奇怪:

    张好古笑道:

    南方士绅之流,张好古没放在眼里,交待下去后大势推过去即可,而辽东问题也不是什么大事,辽东那些军镇翻不了天,而且八大总兵并不是没有忠君体国的,分化治之即可。

    这些内部问题都是小问题,因为这些都是摆在明面上的东西,但外面不一样,大明禁海这么多年,外面的变化太多了,而且如今大明显然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谁知道受中原影响后周围这些藩国邦国会有什么变化。

    思索之后,张好古说道:

    过了正午,钱谦益的马车停在了内阁门口,刚从马车上下来,钱谦益就看到黄宗羲在这里候着。

    钱谦益问道。

    黄宗羲点点头:

    内阁之中,张好古将批完的折子整好分为两摞,吩咐一旁的侍者:

    几个侍者捧着折子匆匆离开,钱谦益此时上前:

    张好古笑着给钱谦益倒茶。

    等钱谦益落座了,张好古这才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钱谦益恍然:

    张好古笑着请钱谦益喝茶:

    钱谦益愣了下,随即说道:

    张好古点了点头:

    大明虽然如今是二十四省,但南北两京制度不变,北边有六部,南边也有六部,南北的事情就近汇报南北两京,由六部做处理随后汇总递交内阁。

    不过南京六部不如北京六部,因为京师是天子所在,虽说南北六部的尚书都为正二品,侍郎都为正三品,但北京六部明显比南京六部要强。

    按照京官贵三级,北京六部的六品郎中比地方知府要来的尊贵,那南京六部也就贵两级,南北亦有差距,毕竟真正得势的都

    在北边,南边不是养老的就是被打压下去的,权势肯定无法与北边比。

    南边六部想要再进一步,就只能学习刘鸿训、乔允升、钱谦益这些人,被皇帝记住调到北京去。

    但南京六部再怎么说也是京官,是六部,对南方还是有统辖权的。

    如今东南沿海出了事,南京兵部等肯定要有所反应的。

    钱谦益从袖子里掏出一份折子。

    张好古眼睛一闪,随后笑着接过折子看了起来,看完这份折子的内容后,张好古已经能确定个大概,但有些事他眼下还不想提出来。

    将折子按下,张好古笑道:

    钱谦益说道:

    张好古说道。

    等黄宗羲送走了钱谦益回来,就看到张好古手里掂着那份南京兵部的折子,嘴角带笑,依旧是气定神闲的模样。

    黄宗羲说道。

    张好古将折子轻轻按在桌子上:

    钱谦益之前,南京六部的折子送抵京师,一般是魏广微、黄立极与乔允升接手,他们会转手送到张好古这里。

    如今黄立极已经收不到南京的折子了,钱谦益已经替代了黄立极的作用了。

    张好古笑道:

    说着,张好古吩咐道:

    黄宗羲说道:

    张好古继续说道:

    顾炎武说道:

    等黄宗羲和顾炎武都去准备了,张好古这才重新拾起那份南京兵部的折子:

    东南这些士绅豪族,不,准确的说大明各地的士绅豪族,为了赚钱是真的什么都敢干。

    走私,采矿,勾结外敌,联络流寇,哄抬粮价,威逼官府...

    大明的资本主义在这些士绅豪族手里发了个芽,也就只是发了个芽。

    例如原来的晋商,为了利益勾结满清和鞑靼,可以出售刀剑、粮食、乃至大炮给满清,就为了钱财。

    而历史上流民起义,强寇肆虐时,南边的士绅为了钱也可以不顾朝廷百姓安危去给那些流寇通风报信,帮他们转运粮草,就是为了这些流寇手里的钱财。

    至于官员丧城失地,百姓流离失所,他们压根不在乎。

    这就是板子打不到身上他们就不知道疼。

    之前朝廷禁海,东南这些豪绅们家财万贯,有自己的走私船队和水手,有强弓劲弩,火枪火炮,一个个出海走私赚的盆满钵满。

    如今朝廷开海了能赚这笔钱的人更多了,他们自然不乐意,乃至各种作妖,其中绝对有人真的勾结倭寇打算独占生意。

    但是眼下东南沿海肆虐的倭寇,还真不是这些只顾着自家利益的豪绅士族全部的责任。

    这其中,张好古通过情报看到了红夷人的影子。

    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先让东南这些自大的豪绅吃一点苦头吧,他们赚的盆满钵满却

    不给朝廷交税,走私好啊,走私的倾家荡产了他们就知道疼了。

    更何况借着这些倭寇啊,海盗啊,对这些士绅豪族进行一番打击,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必然选择反击,但他们的实力真的不够看,到头来朝廷会接收一切。

    更何况,张好古认为这是大明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利益会驱使着商人追逐更大的利益,而这个集体也会推动着朝廷走向海洋,走向世界。

    不急,张好古很有耐心,他倒要看看东南这些士绅能支撑多久,他们还能忍耐这些倭寇海盗劫掠他们的财富多久。

    而回到自己的地方,钱谦益忽然回过味来,狠狠拍了下自己的脑袋,让一旁的管家看得有些懵:

    钱谦益重重叹了口气:

    管家还是很懵:

    钱谦益摇了摇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