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七章:卸磨之后,他们罢手言和了 (第2/3页)
舒城,又对张绣有所提防,也会接纳我等。” “嗯,张绣果是jianian滑恶徒,刘太守之言并无错漏。” “我意思也是如此,去求大公子为好。” “求大公子吧,让他来主持公道,也可通过刘太守打探一番那君侯和公子的用意,难道真的要和张绣开战吗?” “不错,若是真的不可调和,我们也要知晓些许内情才行。” 几个德高望重之人一番商议,也都认为若是屈服于张绣,并不是长久之计。 是以定下了几名名流,前去请见曹昂,告发张绣之事,同时探一探张韩的口风。 …… 与此同时,寿春战事稍稍停歇,曹cao已经七日没有进攻城下,让袁术得到了喘息之机。 寿春文武一直认为,或许是曹cao已经疲乏,需要后方援助补给。 故而,开始有了迁都于淮南的心思,不过紧接着,就传来了刘备攻破右曲阳,自东北向攻到寿春之前,已取数道关隘,眼看要和曹cao汇军。 袁术又不敢再动,只能将全部兵马继续囤积充实于寿春城内。 此刻,曹营之中。 曹cao之左为郭嘉,之右为杨修,两人均是汇禀了这一段时日的军情。 说完之后,杨修恭敬在旁而听,不敢参议,监督记录从事。 郭嘉则是又拿出了一封书信,道:“伯常送来的加急传书,张绣的三万兵马已经到达舒城,但是没有进城,而是在外驻军。” “伯常,与大公子,在舒城之内,得到庐江士族拜会,资助钱粮,张绣则暂时未曾去拜见。” “嗯?!” 杨修脸色一震,眉头顿时紧皱。 难道,大势军略均在手,居然要在张君侯这一环出问题? 若是他的舒城有失,整盘棋可谓功亏一篑也。 可惜,伯常君侯竟也有如此危急之时,这封书信,明显就是来求援问计,或许已经到了颇为危险的地步。 这时候,他听见曹cao笑道:“那就今日内再整旗鼓,准备攻城,再传令玄德,让他在东城取得建树,取寿春东所有的瓮城、械库,把东路堵死,一同攻城。” 嗯!? 杨修听得满耳,没明白曹cao的心思,收到这种情报,竟然还能如此淡定? 匪夷所思……他到底是对张韩有多大的信心,张绣屯兵于城外,已经是剑拔弩张,说不准何时就会直接动手。 这个时候,曹公选择继续攻城,是为了什么? 杨修快速思索着,忽然听到了曹cao的呼唤。 “德祖。” 杨修连忙走上前去,拱手行礼:“司空。” “你觉得,舒城形势如何?” 杨修愣了愣,下意识的想开口,但是又因为某种情绪忍住了,低头道:“修,才疏学浅,不敢妄议。” “无妨,我想听听你的见解,伱就从,庐江士族说起。” 杨修眨了眨眼,回忆了许久,在心中反复斟酌,才开口道:“庐江,名流稀少,而今听闻过属名士者,不过陆康尔。” “陆氏在舒城仍有族人,当地还有桥氏领衔,属商贾重而名士轻,张绣驻军在外,而大公子与君侯得到了当地豪族资助,应当是说明……说明张绣驻军在外,被士族所恐惧,这些人本能的会选择其中一方依附。” “他们,要的是保全……现在袁术已反,不可归投,张绣在外驻军虽有威胁,但毕竟身份非是正统。” “假以时日,僵持之局一定会倒向昂公子。” “噢,在下明白了!”杨修眼睛一亮,兴奋的看向曹cao,又看了看郭嘉,忽然想起了什么,情绪戛然而止。 曹cao微笑道:“说说看,你明白什么了?” “在下……” 杨修本打算将曹cao所想直接猜出来,但刚要挺身豪言,就想起了父亲严肃又慈祥的脸。 于是陷入了沉默。 曹cao道:“说吧,无妨。” “主公是要用鏖战攻城,为君侯赢得时间,收取庐江人心。” “而张绣,则是推动庐江士民倒向的君侯与公子的推手。” “如此,庐江安宁,那么我们夺下的安丰、汝南两地的人马与粮食,就可以源源不断运送往庐江,成为攻取淮南的最大底气。” “说得好,”曹cao满意的点了点头,脸上有欣赏笑意,将手中的书信放在了案上,道:“你去领一百骑兵,沿着后方道路,去庐江舒城吧。” “我?” 杨修愣了愣神。 曹cao点头道:“伯常信中末尾,想要你过去做主簿。” “你杨氏之名,正该有些作用,你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