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春秋_《爱孩子容易,做称职的父母很难》(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爱孩子容易,做称职的父母很难》(一) (第3/7页)

纸)铺平了,然后非常认真地开始在上面划线条,每一行方格上划一条,从头到尾,划得特别均匀。一张稿纸全部划满后,她说:“我写好了,和你写的一起寄给爸爸吧!”

    我问她:“你给爸爸写了什么呀?”

    她很认真地说:“我写的是:爸爸我想你啦,你快回来吧!”

    就这样,我们母女俩的信一起寄到了远方爱人的手里。当然,女儿信中的内容我已经在我写的信中进行了“翻译”。后来,我爱人出差归来时,将这封信完好地带了回来,成了我们家的一件非常宝贵的珍藏品。

    我在这里讲这些小插曲的目的,只是希望父母亲能够从中解析一些小孩子的心灵世界,并且一定要学会用自己无私的爱心,精心呵护孩子那特别纯真美好的心灵;一定要尽量地了解他(她)的所思所想,并及时给予支持、鼓励和赞赏。

    然而在事实上,我们大概永远也不可能真正透彻地了解小孩子的内心所想。但不要紧,只要我们有这个意识就可以了。记住,在抚育孩子的每一天里,都要尽量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尽可能地读懂孩子的心灵世界,然后有针对性地适当做一些有益的引导和游戏,这对于幼小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育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他(她)可以应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与孩子的沟通在这个阶段会容易许多。但是,当孩子进一步长大,开始有了较强的独立思考意识之后,读懂孩子又会变得困难起来。所以,做父母一定的要牢记一条宗旨:要想读懂自己的孩子,必须放下家长的“架子”,永远做孩子的好朋友。这样,孩子才愿意与你敞开心扉,你才能实时掌握孩子的所有想法,从而因势利导地给孩子以必要的督促和提示,确保孩子能够一直沿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经常听到有的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不争气,学习不认真啦、捣蛋让人嫌啦……,但事实上,这都怪不得孩子,而是做父母的太不及格了。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扇门,错就错在你没有找到进入孩子内心世界的那把钥匙,所以总觉得教育孩子无从下手。

    读懂孩子,是一门艺术。作为父母,一定要掌握这门艺术,要善于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努力争取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都可以轻松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同喜同乐,或者可以说,是和孩子共同成长。

    话题5:健康永远比聪明更重要

    养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是每一对父母的最大愿望,但你必须明白,如果一定要将两者权衡取其重时,健康远比聪明重要得多。因此,父母应该随时关心孩子的身体状况,确保他(她)拥有一个非常健康的体魄,在此基础上,再关注孩子在其他技能方面的培养。

    试想一下,一个智力超常,但成天病殃殃的孩子,你还能希望他(她)成长为多么有用的人才呢!当然,身体状况很差,但颇有建树的例子国内外还是有一些的,比如英国物理学家霍金,我国的张海迪,以及残奥会上那些身残志坚,不屈服于命运的人。他(她)们的成功固然让人由衷地敬佩,事迹也感人至深,但且不说他(她)走向成功的每一步该是多么得不容易,又有哪个做父母的会不为自己孩子的艰难成长而不泣血呢!我想,倘若可以用那些辉煌的成功来换取孩子的健康的话,100%的父母都会毫不犹豫地做这个交易!然而,一些事情一旦成为事实,又岂能以父母的意志为转移呢。所以,关注孩子的健康应该是每一对父母的首要责任,也是最大责任。

    孩子健康,全家安逸!只有在安逸和谐的情况下,所有的家庭成员才能安心地做好各自应该做,和必须做的所有事情。

    当然,这里所说的健康只是狭义上的身体健康。如果延展开来讲,“健康”应该包括身体方面的健康和心理方面的健康。身体方面的健康比较容易理解,但心理健康的含义就比较复杂了,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解释清楚的。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既与其思想品德有关,也与其身体的健康状况有关。在很多时候,个体生命在身体方面的健康和心理方面的健康还会相互影响。所以,做父母的应该关注孩子在身体上和心理上两个方面的健康,努力培养具有健康体魄和健全人格的孩子。因为这两者是孩子顺利成才的基础条件,也是家庭幸福的基石。

    话题6:关注孩子,远离危险

    幼小的孩子缺乏危险意识,这就要求做父母的必须具备足够的防范意识,确保孩子远离危险。事实上,有许多意外伤害本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是由于父母亲一时的疏忽大意,结果就酿成了不可挽回的可怕后果,只能是遗憾终身。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什么东西都愿意往嘴里塞,都想用小手去抓摸,因此,纽扣、硬币等容易被孩子误吞的小东西,刀、剪、锥子、缝衣针等容易割伤和扎伤孩子的物件,以及有可能被孩子套在脑袋上玩儿,而很容易造成孩子窒息的塑料袋都必须仔细地收拾好,绝对不可以放置在孩子可以够得到的地方。而且,家里的电源插座不要随意搁置,因为小孩子对一些小的空洞特别好奇,一旦发现,就会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细小的手指去抠。如果是带电的插座孔,他(她)将小指头探进去的后果该有多么可怕啊!

    孩子学会走路以后,他(她)的活动范围不断增大,随时有可能遭到意外伤害的机会也会随之增加。这个时候,父母不但要保护孩子不要让门缝夹住小手、电梯挤住小脚这样的危险情况发生,而且马路上眼花缭乱见缝插针的自行车、飞驰的汽车、不翼而飞的下水井盖,甚至公园里的假山和湖水,对于小孩子来说都是无处不在的危险。因此,只要孩子在身边,父母亲就必须处处留心,时时留意;尤其是带孩子外出的父母,绝不可以掉以轻心,自顾走自己的路。在一些边远地区的集镇和农村,好多人的安全意识很差,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开启电动机的场所不加防护措施是常有的事情;孩子倘若好奇伸手去摸飞速传动的皮带,后果不堪设想。还有,孩子跟随父母去井台打水,当父母挑水走后,孩子好奇,去井口查看水是怎么上来的,失足掉入水井内丧生者也不少见。而这些,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父母多加小心,并告诫孩子这样做的后果,这一类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此外,父母亲也应该掌握一些既简单又行之有效的急救知识,以备在孩子一旦遭遇紧急情况时,可以用来成功地救护孩子。比如小孩子突发呛食,或者被硬币等小东西卡住气管时都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但只要发现及时,赶快将小孩倒提起来适当用力拍打背部,就可以很快化险为夷,呛在气管里的饭食或卡在喉咙里的硬币会很容易地被震落出来。但如果父母不懂得这个简单的急救常识,那么,即使拨打120也很可能会延误时机;因为食物或硬币一旦堵塞气管,几分钟之内就会危机孩子的生命,或者造成严重的后果。

    随着孩子逐渐懂事,父母亲应该随时给孩子灌输有关自身安全和环境安全方面的知识,教育孩子了解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识,让孩子学会主动防范危险的发生,从而确保孩子安全、健康地成长。

    话题7:教孩子认知周围世界的技巧

    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周围世界内所有的一切都是既陌生又新鲜的,他(她)总是在眨动着明亮的小眼睛好奇地探寻着一切引起自己巨大兴趣的人和物。因此,父母亲要深刻领悟寓教于乐,连贯思维,类比模拟等教育理念,在孩子成长的不同年龄段,学会用朗朗上口的语言,生动活泼的语调和表情,将有关的信息实时传授给幼小的孩子。

    比如,父母可以为半岁之内的孩子选择颜色鲜艳、结构简单、带有声响的玩具(如手摇铃、拨浪鼓等)逗孩子玩儿,让孩子聆听、观看、抓摸这些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