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春秋_《爱孩子容易,做称职的父母很难》(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爱孩子容易,做称职的父母很难》(一) (第6/7页)

易回答的,但也有一些就不那么容易了。每当遇到回答不上来的问题时,你绝对不可以敷衍了事地搪塞孩子,而是应该对孩子说:“这个问题爸爸(mama)不是太清楚,让爸爸(mama)查找资料,读读书本,搞清楚了以后再回答你。”

    当然,你一定要记着这事,并且尽快获取正确、准确的答案,然后认真地告诉孩子。父母亲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使孩子从小就懂得认真学习的重要性,并认同读书是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

    经常见到有一些父母在回答孩子提出来的问题时,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他们要么训斥孩子多事,要么敷衍了事地随意搪塞,甚至信口胡诌给孩子一个错误的回答。实际上,孩子提出来的不少问题,他们并不一定真的就不知道,而是压根儿就没有想到必须要认真地给孩子一个正确的答案,而这才是真正可怕的事情!

    我曾经在公园里见到过这样的一幕:一个约莫5~6岁的孩子看到天空中飞过一架喷气式飞机,后面拖着两条长长的“白色尾巴”,就问爸爸mama:“飞机后面拖的那两条白尾巴是什么呀?”

    回答是:“那是飞机画的!”

    真正让人哭笑不得。5~6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听懂很多道理了,怎么可以这样胡乱地搪塞回答他的这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呢!与其这样回答,还不如说你不知道呢!

    记得在我女儿刚满两岁的时候,一次单位给全体职工拍工作证上用的标准照片,顺便给每人冲洗了几张。当女儿看到我带回家的照片时,就拿起来仔细地看:先看看照片的正面,然后再翻过来看看照片的反面,满脸不解地问我:“mama,照片上怎么没有后背呀?”

    我该怎么回答这个小不点儿呢?于是,我站在女儿的面前,对她说:“你现在能看到mama的后背吗?”

    她说:“不能啊,只看到你的前面!”

    我就说:“照相机拍的就是mama的前面啊,所以照片上就看不到mama的后背嘞!”

    因为孩子还很小,你说什么平片啦,立体的,孩子都听不懂的;所以做这样的简单解释,我认为也就足够了,孩子果然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

    当然,小小的孩子也有让我无法回答的时候。一天中午,我们一家三口围坐在餐桌前高高兴兴地吃饭,想不到女儿忽然问:“为什么我跟你们俩生活在一起,而不是和别人呢?”

    她爸爸嘴快,马上说:“因为你是我们俩生的!”

    女儿紧接着又说:“你们两个人可怎么生我呀?”

    还未等我和爱人反应过来,她眼睛一亮即刻就“明白”了,马上异常兴奋地嚷起来:“我知道啦,我知道啦,爸爸生胳膊,mama生腿!”

    我和爱人被我们这个有趣的小家伙着实给逗乐了,相视一笑没有再说什么,只是一人摸了摸她的小脑袋,一人拍了拍她的小手,异口同声地说:“吃饭吧,小宝贝!”

    实际上,也没有必要再说什么了。一个两岁多的孩子能够如此自问自答,我认为这个答案已经相当圆满了。

    话题11:给孩子买玩具并非越多越好

    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家里边孩子稀少,所以几乎所有的家长,在为孩子购买玩具的时候从不吝啬,从而导致孩子从小就身陷于玩具堆里边。这种情况在城市里生长的孩子身上尤其突出。我一直以为,孩子的玩具太多并非好事。姑且撇开许多不合格的劣质玩具对孩子潜在的诸多危害不说,更为不好的是,成天置身于玩具堆里的孩子往往是胡乱地将这一件拿来玩一会儿,丢开了再将另一件拿来瞎胡鼓捣一通,很难静下心来专注于某一件玩具。父母必须明白,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如此反复地分散注意力对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是非常有害的,极容易使孩子养成一种做什么事情都稀哩马哈的不良习惯,进而影响孩子以后在学习方面的注意力和持久力。

    笔者认为,有益于培养孩子动手动脑能力的高质量玩具一年买上2~3件足已。家长也根本不需要因为没有满足孩子无止境的玩具奢求而内疚。如果是真爱孩子,就应该少买那些垃圾类玩具。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他(她)在有限的玩具中寻找出真正的乐趣,获得有益的知识。此外,如果父母亲能够将孩子独自鼓捣玩具的时间,改换成让他们多接触一些真实的户外世界,让他们放开手脚在自然界里尽情地玩耍游戏,比如说:让他们堆沙丘筑城堡、捏泥人泥马、耍家家抓石子,玩儿什么都行,效果也许会更好一些!

    话题12:鼓励支持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在长到两岁左右的时候,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在此期间,孩子特别喜欢自己做主,做一些喜欢做的事情。这是个绝好的苗头,父母亲一定要格外地珍惜,在确保不出大错的情况下,让孩子多做主、多动手;否则,如果父母亲经常不让孩子实现自己的愿望,久而久之,孩子自我表现的信心就会受到挫折,慢慢变成一个遇到事情不愿意积极地开动脑筋想办法、不愿意用自己的行动实现自己的愿望、改变自己命运的人。

    记得在我们的女儿还很小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自己!”。当时,她的发音还很不准确,听起来并不是“我自己!”,而是“我己己!”。但是,一听到她非常急切的“我己己!”时,我们就知道,她是在阻止我们继续为她做正在做的事情了,她要自己动手来完成这件事情!于是,我们会立即乖乖地停止下来,在一旁看着她兴致勃勃地自己做下去。尽管在很多的时候,女儿的小手做得并不那么完美,但女儿非常高兴,我们也会非常高兴地肯定女儿的成绩。就这样,小家伙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绝大多数同龄小孩子还不会做的事情。比如:她早早地学会了自己穿衣服、系鞋带。在幼儿园里,她的衣裤总是最整洁的,小床铺上的被褥总是收拾得整整齐齐、小书包里边永远都整理的有条有理、家里边自己的玩具和书桌从来都是自己收拾……

    当然,期间也有让我哭笑不得的事情。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情是:一天上午下班后,我赶去幼儿园接她回家。上班族中午的时间是非常紧张的,平时都是她爸爸接她,我直接回家做饭的,但那天我爱人出差了,我只好先来接她,再回家做饭。匆忙之间,我抱起她来就往家赶!哪里知道,一出幼儿园大门,她就大喊“我己己!”。由于急着回家做饭,我就没有理会她,这一来小家伙不干了,不断地捶打我的肩膀,踢蹬着双脚越来越急切地重复着“我己己!”,这么着,已经走出十多步了。不就是晚做几分钟饭吗,还是让她自己走吧。于是,我将她放到了地上。可哪里知道,她脚一落地,就拉着我的一根手指头返身走回到幼儿园的大门口,也就是她第一次说“我己己!”的地方。然后,她拉着我向后转,兴冲冲地一直攥着我的那根手指头走回了家!

    话题13:让孩子在鼓励和赞扬声中成长

    在小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亲正面的引导永远都是正确的和必要的,对小孩子无端的呵斥和指责,甚至贬低是最愚蠢不过的做法。父母亲一定要牢记,有一些话永远不可以对自己的孩子说,比如:你怎么这么笨;看人家×××多聪明,你真让我们失望;你真懒惰;你真让人讨厌……。作为父母,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懂事、勤快、讨人喜欢,这本身并没有错,问题是你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用什么样的语言将你的想法传达给自己的孩子。

    如果孩子挑食,不喜欢吃菜,不喜欢吃水果,父母千万不可以胡乱嚷嚷:“你怎么不吃菜”;“你怎么不吃水果”。或者当着孩子的面和别人说:“他(她)吃饭不好”、“他(她)不爱吃菜”、“他(她)不爱吃水果”。做父母的必须明白,这样的说法无疑将会给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