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麻糖和喜事 (第2/2页)
男少。 “开始吧,都准备好了,喜联就要新鲜的!”李大爷看到沈哲过来,脸色很高兴。 沈哲一瞅,长桌上豪笔、墨、红纸都摆好了。 当下也不说二话,答应一声“行”,抄起毛笔就动手。 “新鲜的?有那么多词吗?” 说话的是同为七栋住户的蒋姓老头,挺有怀疑精神的。 李大爷瞥他一眼,哼了一声,道:“老蒋,你以为状元公是吃素的?搁过去给皇帝闺女写喜联都没问题!” “扯淡,你咋知道的,你吃奶的时候早建国了,见过皇帝家闺女?” “戏里、评书都这么说!” 沈哲心里吐槽,这事也就古代状元能干,高考状元估计没几个人行,幸好脑壳有存货,否则他也要丢人。 几个老头抬杠的当口,沈哲已经刷刷完成了一副。 “大雁比翼飞万里,夫妻同心乐百年。” “好!” “吉利!” “出手不凡!” 李大爷得意道:“怎么样,我的主意好吧?” 众人无语,一人道:“老李,这和你没什么关系吧?是小哲写的好。” 李大爷不以为然道:“如果我不说,你们能想起他来?” “就算要夸,那也夸不着你这老家伙!” 这边一叫好,顿时吸引来不少人,按李大爷的安排,婚车要正午赶到,贺喜的邻里都在闲聊。 “李爷爷,需要多少副?” 李大爷想了想,道:“没多少,三十多对就差不多了。” “……行” 沈哲想了一会,心里大约有个谱,蘸饱墨汁,一溜儿写下去。 旁边早有看热闹的小年轻,麻利的把裁好的红纸在长桌上一字排开。 软笔书法和硬笔书法不同,书法家创作讲究一气呵成,酣畅淋漓。喝的醉醺醺的似乎更好,狂草怀素有“狂僧不为酒,狂笔自通天”之称,小心翼翼追求完美反而写不出好字。 沈哲当然还算不上书法家,不过,他临摹顾体十几年,忽悠这帮邻里绰绰有余。 转眼就是二十几副喜联。 ——荷红莲开并蒂花,朝阳彩凤喜迎门;横批:婚姻美满 ——嫁有才郎君,娶娴淑之女 ——英男靓女成双对,风采丽姿展芳容 ——佳期值佳节喜看阶前佳儿佳妇成佳偶,春庭开春筵敬教座上春日春人醉春风
——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好!” “放古代估计也是状元公,了不起!” 沈哲写一副,顿时响起一阵叫好声,结果把新郎也给吸引过来了。 “阿哲,太rou麻了吧?” 新郎苦笑。 假期里的一帮小子纷纷起哄:“放哥,就是rou麻才好嘛!” 还有大姑娘:“阿哲哥,新房门口还要一副呢,再来个更rou麻的!” 新郎:“我结婚好像什么都做不了主?” 沈哲笑道:“放哥,结婚你也想自己做主?想什么呢,开玩笑的吧!” “哈哈!” 新郎照沈哲肩头捶一拳头:“胡说八道,到时候轮到你,就知道什么滋味了。” “行了放哥,你就等着洞房吧。” 沈哲拿笔又写一副新房喜联: ——爱情似酒杯杯醉,生活如糖曰曰甜 横批:相公娘子 这个更rou麻,四周欢笑声更大了。 写完喜联,李大爷领导的婚礼小组非常满意,自有一帮小子帮忙贴满附近地方。 沈哲受到气氛感染,莫名也心情愉快。 …… 这是一个共同居住十数年的成熟小区,若是新建居民楼,很难出现这样的场景,对门不相识都不稀奇。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邻里关系冷漠也是必然。 难怪有一次电话里,沈哲提出买新房子的想法,被父母一口否决,只同意过两年好好装修一次。 “正好红纸剩下不少,小子,喜联能写春联也一样,比买的好!” 沈哲正要离开,被李大爷一把抓住。 “李爷爷,还让我写春联呀?”沈哲问道,往年自家都是他写的,好长时间对门两位家长都不知道,还以为是从外面买的。 “你不会?” “哦,可以呀,今年马年吧?” 旁边老蒋也挤过来,道:“老李真能赚便宜,正好我家也没买呢,小哲,一块吧!” 转眼又过来几人,那就接着写吧,反正不是什么难事。 “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千里宏图千里马,一年锦绣一年春”……刷刷又是二十几副春联。 黄大娘啐了一声:“前几天买三幅花十几块,卖对子的太挣钱了!” “大娘还要不?”沈哲问道。 黄大娘无奈道:“豆娃儿手快,早上就给贴了,算了,明年吧。” 老蒋:“嗯,我见了,不太应景。” 李大爷不满道:“你这老蒋,怎么不应景,大过年的说丧气话,我看挺好!” “今年马年,不带马字应景么?” 沈哲任务完成,正想着是回家呢,还是原地等待,身后林语菡叫道:“阿哲!” “语菡,你来早了,酒宴没到时间呢。” 林语菡无语道:“敢情你是为了酒宴呀,我是来看新娘子的!” “早晚亲身做一回,有什么好看的。” 说了两句,林语菡被几个大姑娘拉走了,她比沈哲的人缘好点。虽然当初学习比别人也高一截,但没有沈哲的气场强大,基本上没有同龄人敢和他开玩笑。 正午,一大群人伴着婚车开进小区。 举行婚礼仪式又花去个把小时,整个小区的人都在瞧热闹,沈哲踮着脚模糊瞅见新娘妆很浓。 酒宴就在小区外面不远一座酒楼进行。 席间,新郎新娘敬酒走后,林语菡低声问沈哲:“新娘好看吗?” 沈哲道:“所有的女子都是婚礼上最好看。” …… 腊月二十四,沈哲来到杂志社,和钟离在总编室嘀咕半天。 第二天,休刊两期,全体编辑放假过年,沈哲一力赞同,有钱就是任性。 发放员工红包,互道新年快乐,各自回家。 除夕夜,关起门来,看完海洋电视HTV春节晚会,迟迟无法入睡。 因为楼下鞭炮声此起彼伏。 前几年就有不少专家以污染环境、引发事故为由,企图影响市政府发出禁燃烟花爆竹的条令。 可惜被市民喷成了筛子。 过年不让放鞭炮,那叫什么过年? 私家车也污染环境,你们怎么不坐公交车啊?喝水也能引发事故,渴死你们得了! 反对,总能找到理由。 中海市政府也想禁止,能少给自己添点麻烦,可惜现在民意就是最大的麻烦。最终只出台一个市内不允许生产烟花爆竹,人群集中之地禁止燃放的条令。 华夏人含蓄,不善于歌舞,这么大一个节日,连个鞭炮声都没有,未免太无趣了。 2001年过去。 沈哲和林语菡算二十岁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