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18章 小赌可以养家糊口吗 (第1/2页)
月子里上下楼不方便,刘玉芳和孩子一起住在底楼挨着厨房的小房间内,而我和林紫丹住二楼原来的卧房。 家里多了个月嫂,相当于多个外人碍着,头几天有些不自在,不过刘玉梅人很干练,深谙人情世故,很快和全家相处得融洽,照顾刘玉芳饮食起居,打扫房间,更换婴儿尿片,买菜做饭,忙里忙外,让父母极为满意。 一段时间内,请了个月嫂,还有父母在家照应着,岳母也时时过来帮忙,我成了cao起双手不问家事的清闲公子,每天仅是起床后把林紫丹抱下楼,去一趟卫生间,然后把她用布带固定在竹椅上。 按理家中有个孕妇,晚上该陪陪母女俩才是,可是我到三十几岁,还是一副大男孩的样子,以为有月嫂陪着,自己就无事可做了,于是每晚吃过晚饭就出去泡茶馆,打麻将。 俗话说人离乡贱,物离乡贵,的确不假,乡里乡亲相处多年,彼此熟悉,就不分什么高低贵贱了,每个人都会受到尊重,即便是那些偷鸡摸狗的下三流人物,只要兔子不吃窝边草,和大人小孩都合得来,就无人把他当贼来看,于是很多当地人喜欢泡茶馆。 农民街不大,从一头到另一头不到一里路,却开了十几家茶馆。 老茶馆,老桌椅,老茶壶,粗陶碗的盖碗茶,五毛钱一碗,喝着热乎,而泡茶馆的人,都是清一色的老面孔,许多人在农闲之时,就算不打牌,也会在茶馆里一坐就是大半天,人不变,地点不变,只有时间在悄悄的变,日子就这样优哉游哉的过去,当头发开始慢慢的变得花白,茶馆里的茶友们还在叫他刘二娃,张小狗,王大牛。 我喜欢清静,有时又喜欢热闹,于是经常去茶馆坐坐,捧着一碗热乎乎的盖碗茶听老茶友们神侃,享受着乡里乡亲扎堆时的那种温馨之气氛。 有时我甚至在想,乡里乡亲们优哉游哉的泡茶馆,心无旁鹫的过日子,忘却了世界的变化,忘却了时间的流逝,不知不觉就到老,也许同样属于一种生命之圆满境界啊。 也不知是哪一位作家说过,一个人向往外面的世界,闯荡大半生,到头来让他最为留恋的,仍然是那一片邮票般大小的故乡,从起点出发,漫游大半生,回到的终点,仍然是那个不起眼的起点。 再说十几家茶馆,老板是什么样的人,就聚集着什么样的茶客,老板是本村五组的,那么茶馆里五组的人就居多,老板是女人,打麻将的女子就多,老板有钱,麻友的赌注就大,反之就小,因为麻友们输了钱,会经常向老板借钱。 我泡茶馆,随便哪家都去,和当地多数人一样,不分老板身份高低,也不分茶客贵贱,不过,想打麻将一般愿意走过街口去另一家茶馆,那里接近车站检票口,位置虽然相对偏僻些,茶老板却是村长夫人,一位胖胖的、爱打麻将的妇人,而麻友们多半是工薪族以及小商户,比如铁路工人,附近小厂矿工人,杀猪匠,渔民等,其中也有教师,相比其它茶馆,赌注较大,而麻将水平普遍也高。 用刘玉芳的话说:你猪脑袋去村长的堂子里打牌,相当于血盆里抓饭吃。很多时候,坚决阻止我过街口打牌。 可我自信智商较高,牌商也不弱,偏偏就爱去,一是希望多赢钱,另外是给村长夫人凑了堂子,和村长也能搞好关系,无论有事没事,也可以给我点脸面,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 刘玉芳阻止我去村长的茶馆,还因为岳父的影响。 岳父在七几年被老村长辞退,失去校长职位,以后虽然没计较什么,从此却一直站在老百姓的一边,从老百姓的角度思考问题,村委一旦触及了村民的利益,就带头据理力争,而罗坝村厂矿较多,租用本村土地,另外砂石丰富,每一届村委都能搞到大钱,却让村民们敢怒不敢言。 于是,岳父尽管年过六十,却成了村民心中的英雄人物,也成了村委心目中的刁民。 村长和我年纪相仿,算当地的半个黑道人物,说是半个,因为他既可以提刀砍人,又和政府以及派出所打得火热,红黑有染,并非穷凶极恶之徒,表面上还是有点正能量的,他家里有亲戚在县上做官,有点背景,于是顺利坐上了村长位置。(这种黑老大当村长的现象,在两千年初期出现得太多) 黑老大当上村长,当然可以随便骑在老百姓头上拉屎了,就算没欺负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