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之传奇_马镫骑兵时代的见证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马镫骑兵时代的见证者 (第2/5页)

一切,都是基于马鞍两边都有马镫;换言之,在没有马镫时代,骑手只能用双腿横向施力来抵消重力,这就很难让臀部离鞍;臀部不离鞍,等于整个骑手的重量都压在马背上,试问战马又如何发力冲刺?所以双边蹬的发明和普及,对骑兵的大规模运用和战术进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有时候我在想,如果双边蹬再晚百年面世,五胡的骑兵能够如此肆虐么?当然,历史有其固有的规律,不是一件器物就能改变的;然而历史偏偏又有如此多的巧合,在一副小小的马镫上烙下深深的印记……马镫发明后,很快就由中国传到朝鲜,在公元五世纪的朝鲜古墓中已有了马镫的绘画。至于流传到西方的马镫,是首先由中国传到土耳其,然后传到古罗马帝国,最后才传播到欧洲大陆。不过在我看来,欧洲的,只能说是“骑士”,而非“骑兵”。骑士与其说是一个兵种,不如说是一个阶级、是身份和荣誉的象征。等级,在“士”和“兵”上很明显的被区分开来。真正把骑兵的威力发挥到及至的,是蒙古人。欧洲人把蒙古骑兵称作“黄祸”,不单因为他们的黄皮肤,更因为蒙古骑兵就像黄色的沙暴般席卷而来,湮没一切……关于蒙古骑兵的战术和生存术,这儿不再赘述;我要说的是,当蒙古人咆哮着直起身躯、翘起臀部、弯弓挥刀的那一刻,骑兵,迎来了它最辉煌的时代!正如游戏里设置的:骑兵克步兵,步兵克弓手,弓手克骑兵——世间万物,相生相克。火器的诞生,仿佛诏告了一个时代的完结。中国人的发明的马镫帮助欧洲建立起封建制度,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又帮助欧洲摧毁黑暗的统治……当八旗锐骑在八国联军的枪炮下一排排倒下,当曾经大败俄罗斯哥萨克骑兵的波兰骑兵在德国人的坦克面前血rou横飞,当祁连山脚下最后的骑兵连被撤裁,当老兵们封起铮亮的雪枫刀……结束了,骑兵的时代;那曾经辉煌与荣耀的马镫,默默的耷在老马的鞍旁,锈迹潸然……

    从汉代以后,各朝都有重骑兵,只不过在军中所占比例不同。当然,如果按史书上把重骑兵定义为人马都披甲,那倒是数量有限,但仅就骑兵本身的护甲来看,超过10公斤的好像并不少,这已经可以称为重骑兵了,只是在盔甲上没有发展出整体式防护装备(除了明光铠)。秦朝时,骑兵所占比例很少(1:100)常常担任突击、迂回、断粮、追击等任务,同时为加强主力部队的的机动性,也改良了战车,减轻了其重量将车骑编组在一起,使“轻车锐骑”配合战斗。骑兵部队从属于作为全军主力的战车部队,保护战车部队的侧翼。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中,骑兵在战争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并在部队中普遍设置了专门统率骑兵的各级指挥官。刘邦就专设一只精锐骑兵部队——郎中骑兵。但战车仍占有一定地位,虽然其作用日益缩减,当时还是把战车列于百兵之首。汉初的骑兵已经自成方阵,具有独立的战斗力,但在着装方面与步兵区别不大,大多还是足踏麻鞋(没有马靴),也未有马鞍(只有厚垫)和马镫,只有一部分骑兵披甲(占8%)。随着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128BC~119BC)汉匈之间发生好几次重大战役,每场动员骑兵都常近二十万骑。当时的战车已经只用于保障营地安全或后勤运输,而骑兵已成为部队的主力,并装备了相应的骑兵装备,高鞍的产生能更好的发挥骑兵兵器的威力。另外,步兵已不同于奴隶社会时的徒兵,也有精良的装备,同时由于步兵的负荷重量问题,为执行不同的任务需组建相应的步兵作战单位,装备的兵器也要求多样化。由于军队中包括了不同的兵种,同一兵种还有装备不同的作战单位,指挥人员要在战斗中根据敌军的长短处及地形的变化来部署不同兵种的部队,要注意不同兵器的配合使用,长短结合,相互支持,借以发挥兵器的最大威力。汉代已经相当注意阵型的使用,当时流行“八阵”,《文选》注里讲为:方阵、圆阵、牡阵(还有个与牡相对应的不会读)、冲阵、轮阵、浮沮阵和雁行阵。(121BC)李广的四千骑兵与匈奴的四万骑兵遭遇,就使圆阵用弓弩抵抗了两天,支持到救兵到来。李陵以步对骑的战斗中,所列阵型就是“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也是种防御阵型。而进攻阵型,则常是步兵居中,骑兵两翼,便于包抄。汉代的武器生产直接控制在国家手中。汉朝为保证军队有充足的武器供应,一方面设置管理武器制造业的专职官员,太仆属下的“考工令”,专门负责兵器生产。另一方面设立规模很大的“武库”。有考工令负责督造的各种武器,都送到武库来储藏,并从这里分配到有关单位。(武库每座库房长100~200米,墙厚达4~8米,兵器分类存放)武帝开始,冶铁业归政府经营,在全国各地设立四十几处铁官,不但推广了铁器的使用,也促进了冶铁技术的发展,西汉达到“百炼刚”水平。汉代常使用的兵器,也就是大量正式装备部队的兵器,远射主要是弩和弓,格斗有戟、矛、刀、剑,防具是铠甲和盾牌。还有种叫钩攘(为金属旁的)。弓箭,骑兵不可缺少的兵器,汉军中普遍装备的是复合弓。另外,汉代的远射兵器里,弩的使用似乎比弓还要广泛,有手张弩(擘张)和脚踏弩(蹶张)之分,骑兵只能使用手张弩。和强弩被视为汉军最精良装备的还有长戟,汉代最主要的格斗长柄兵器,骑步都离不开它。而与长戟同样重要的,还有矛,都大量使用,也都已经是钢铁制品了。短柄兵器是刀和剑,出土的钢剑中有的可长达124CM,刀是汉代开始兴起的,战国时期还未出现,汉初时铁剑仍是主要短柄兵器,但刀出现后,就逐渐的把剑排挤出去了,成为广泛使用的兵器。汉初的防具主要仍是铠甲和盾牌。盾牌有木制、皮制和铁制,常见的样式为底缘齐平,上端由两重弧线组成葫芦形,中脊隆起的形状,大约相当士兵的三分之一身高(50~60CM),后来在铁盾上再安装上上下两个利钩,就成了一种新型兵器——钩攘,可攻可守。汉代的甲胄主要是“玄甲”,也就是铁铠,它逐渐完善并排挤了传统的皮甲,由甲片镶嵌而成,而当时所使用的铠甲片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大型长条甲片(某出土的高23。4CM,宽4。4CM),也称甲札,其高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短;第二类甲片比第一类小得多,形状也更接近正方形(高4。6~5CM,宽2。7~3。4CM,重10克),一般下缘较为平直,上缘两角成圆弧状;第三类,体型最小,更接近正方形,高不及4CM,宽不到2。5CM,这种甲片的另一种样子是作成槐叶或柳叶形状。用上面三种甲片可编成两类铠甲,就是由大型长条甲札编成的札甲和用中小型甲片编成的鱼鳞甲,另外札甲中又有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