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_第172章 烫手的山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2章 烫手的山芋 (第2/2页)

里喜欢,面上还要故意矜持。我们喜欢就说出来,我不是脸皮厚,只是突厥民情跟汉家习俗不一样,你不能因为风俗习惯不同就轻贱我……”

    小玉一流眼泪,光弼更加手足无措起来,急道:“你误会了,我没有瞧不起你啊……”

    小玉破涕为笑,道:“那你什么时候娶我?”

    光弼无可奈何的道:“我没说要娶你啊……”

    “你玩弄我的感情。”小玉恼羞成怒,指着光弼道:“我要去告诉我爹……”小玉说着转身就跑。

    “等一等。”光弼着急起来,赶紧伸手去抓她,不料一脚踏空,光弼惊叫一声“啊呀”,他的脑袋撞在什么硬木上,轰隆一声,光弼疼得眼泪都快出来了,眼前一片漆黑,几乎伸手不见五指,天还没亮呢。

    原来是一个梦。光弼叹了口气,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接了人家姑娘的莲子,晚上连觉也睡不好了,这东西该怎么退回去呢?但愿小玉姑娘不要像梦里那样纠缠不清。

    光弼伸手使劲在脑袋上揉了几揉,正准备爬回床上继续睡觉。门外却有脚步声传来,有人“笃笃笃”地使劲敲他的门。

    “谁呀?”光弼没休息好,说话声音也变得懒洋洋的。

    “李将军,该起床了。”

    原来是节度使安思顺派来的人。光弼叹了口气,答应一声,伸手摸着火石,打火点亮了烛台上的蜡烛,忙忙的洗漱起来。

    光弼收拾停当,来到驿馆大堂,安思顺和安思义也都收拾好了。大伙儿出了驿馆,骑了马往大明宫方向而去。

    雄鸡啼鸣之声此起彼伏,天边残月渐沉,到处暗影憧憧的,路上静悄悄的,唯有清脆的马蹄声敲碎了黎明前的寂静。

    一行人奔近大明宫,前面亮起一盏纱灯,有人从大明宫里走了出来,纱灯被高高举起,大明宫附近还有四五个仆人牵着几匹马在那里等候着。

    从皇宫里出来的那人伸了个懒腰,快步奔向等候他的仆人和骏马,他将提在手里的红罗袋子递给一个马童,翻身上了骏马,然后优雅无比地接过马童还给他的红罗袋子,同时双腿一夹马肚,骏马一声长嘶,载着他奔驰起来。其余几个仆人也纷纷上马。

    安思义悄悄问光弼,“你知不知道他那个红罗袋子里装了什么宝贝?”

    “不用问也是上朝用的笏板了。”光弼笑道:“那不是普通的红罗袋子,它有个专门的名称:笏囊。”

    这个时候从大明宫出来的人,不用问也是中书省、门下省或者尚书省里值夜班的高官了。安思顺勒住马,退到一边,光弼和安思义也跟着退到一边,等候那些人通过。

    那队马接近众人的时候,为首那个高官勒住马,向安思顺等人望来。

    安思顺虽然不知道来者何人,但见对方放慢了马速,他就在马上双手抱拳,笑道:“河西安思顺这厢有礼了。”

    那个高官听到安思顺的名字,立即肃然起敬,笑道:“我道是谁呢,原来是大名鼎鼎的河西安大人啊?安大人到得好早。”他在马上抱拳还了一礼,又拍马走近,两匹马的马头交接,那高官热情地邀请说:“我是杨国忠,安大人明天退了朝就去我那里小酌两杯吧?”

    杨国忠,那不就是杨贵妃的堂兄么?这可是皇帝面前的大红人啊。安思顺受宠欲惊,道:“不敢有劳杨大人。”

    杨国忠亲热地拍了拍安思顺的肩膀,笑道:“你的大名我早就如雷贯耳了,可惜一直无缘见面,今儿好不容易碰上了,岂能轻易错过啊?”

    杨国忠,光弼听到他的名字就反感不已。他虽然远在边疆,却也很关心朝堂。杨国忠的名声相当不好,这家伙官虽然做得大,俨然已有接李林甫的班当宰相的可能。但此人实际是市井流氓出身,靠投机钻营起家,既无德又无才,真不明白皇上怎么会看中这家伙。不过,单看相貌,杨国忠还真是仪表堂堂。

    皇帝身边的红人邀请,安思顺装模作样的推辞一番,最终还是架不住杨国忠的热情,微笑着答应下来。

    杨国忠带着他的仆从离开,安思义立即好奇地追问光弼,“我刚才仔细看了一下,他提着的似乎还真是笏板。朝廷里这些高官也真会装腔作势,那么又小又薄的一个东西,还弄了个专用袋子来装着。光弼,你是怎么知道那是个专用袋子的?”

    “从今人笔记上看来的。”光弼笑道:“以前文武百官上朝下朝,笏板都是随便插在腰间的。后来有一位文官,他就是国人敬仰的贤相张九龄大人,被现在的宰相李林甫弄下台的那位。张宰相身体比较虚弱,运动能力差,如果把笏板插到腰上,他就上不了马。于是他就叫人制作了一个精致的丝绸袋子来装笏板,上马前他先叫马童提着,上了马再拿回去。因为他那串动作看来相当高雅、风度偏偏的,皇上特别欣赏。其余文武百官见状,大家也纷纷有样学样,几乎所有人都制作了精致的丝绸袋子来装笏板,渐渐就成了一种风气。”

    “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安思义笑道:“我今天第一次上朝,不懂这些讲究,笏板正插在腰间呢。要是早知道朝廷里的这些文武官员都如此矫柔造作,我也附庸风雅弄个笏囊来用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