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3章 又见安禄山 (第1/2页)
天将破晓,原本冷冷清清的路上热闹起来,上朝的文武官员络绎不绝,光弼跟随安思顺等人来到客省等候皇上召见。 客省里已坐了几个人,而且有两位坐在显眼之处的还是熟面孔:哥舒翰和王思礼。原来哥舒翰也入朝见驾了。 光弼才一进门,王思礼就兴奋地站了起来,光弼笑着走了过去,王思礼张臂抱住光弼,光弼也微笑着抱住他。 寒暄过后,思礼骄傲地告诉光弼,“我已经是陇右节度府的左厢兵马使、三品怀化大将军了。” “恭喜。”光弼由衷道:“从第一眼见到你,我就知道你迟早会出人头地。” 蓦然在长安见到故人,光弼兴奋不已。但是安思顺和安思义脸上却没有半点笑容,他们只是对哥舒翰微微点了点头,然后自顾自的落了座。 光弼一愣,再看哥舒翰,老家伙表现得甚至比安氏兄弟更冷漠,脸上几乎没有什么表情,好像他从来就没见过安思顺一样。 光弼叹了口气。哥舒翰和安思顺以前是搭档,两人共事多年,现在倒形同陌路,大概是被哥舒悦、安思义、马重英等人给闹了的吧? 思礼指着他身边一个牛高马大的将军给光弼介绍道:“这位是我的搭档,我们陇右节度府的右厢兵马使:火拨归仁。” 火拨归仁,听这名字就知道他不是汉人了。光弼微笑着对火拨归仁一抱拳,道:“光弼这厢有礼了。” 光弼话音未落,门外传来嘈杂的脚步声,一个大嗓门粗声粗气的道:“今儿你们都长见识了吧?我当初第一次来长安就喜欢上这里的生活了。这才是真正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啊。这里的房子阔气得像天宫一样,这里的姑娘漂亮得跟天仙似的……” 光弼听那声音似乎有点耳熟,可一时又想不起这是什么人来,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转向门口。 一个腰腹像水缸一般粗的大胖子横在门口,在他身后隐约可以看到两张生气勃勃的少年面孔,一看到那个胖子,光弼的眼睛不由自主就睁圆了。 那胖子居然是安禄山!真是冤家路窄啊。 安禄山又长了许多rou,横着已经快有当初的两个大了,下巴层层叠叠的似乎有三个了,就像一座山横在那里,大门给堵得严严实实的。 光弼在心里暗暗嘀咕:恐怕老百姓家里的大肥猪都没有这么多膘!这家伙吃东西怎么都不知道节制点儿?平时得怎样山吃海喝才能长成这鬼样啊?简直可以绑到案上去杀了过年了。 安禄山得意洋洋地挺着个大肚子,仿佛完全不知道他这形象有多令人讨厌,真是“牛不知角弯马不知面长”。他的目光只在光弼身上停留了一瞬,很快就转到其他人身上去了,也不知道他有没有认出人来。 安禄山进门的时候,安思顺只瞥了安禄山一眼,微微一笑,然后别过脸和安思义低声说起话来。 从安禄山进门开始,哥舒翰脸上就不由自主地浮现起鄙夷之色。 安禄山看看安思顺,又看看哥舒翰,他大步流星地走到安思顺面前,仿佛好得不得了的哥们似的,亲热地在他肩上重重一拍,笑道:“兄弟,好多年没见面,恭喜你高升节度使了啊。” 当安禄山走进客省后,光弼才发现他带了不少人来,而且都是十六七岁的少年郎,大伙儿嘻嘻哈哈的跟着安禄山纷拥而进。 安思顺故意对安禄山视而不见,却没料到安禄山会来找他套近乎。他抬起头来,望着安禄山,看了好几眼才仿佛认出人来似的。 安思顺站起身来,满面春风的道:“原来是大哥啊,大哥好像又发福了啊,思顺都快认不出来啦。” 安禄山拍了拍自己圆鼓鼓的肚子,笑道:“没办法。这年头,喝水都长rou啊。” 眼见安禄山和安思顺越聊越亲热,安思义也诚惶诚恐地站了起来,躬身向安禄山施了一礼。 大胖子正眼都不看安思义,直到人家的腰都弯成九十度了,他才慢悠悠的道:“好像你也是我们安家人吧?都是自家兄弟,不用多礼啊。” 安思义气得直磨牙,但他勉强忍住了,笑道:“长幼有序嘛,小弟见了兄长,焉能失礼啊?” 光弼看得直摇头,安思义那笑容,不仅很不自然,而且有点谄媚。人真是奇怪啊。安思义本来也像安思顺一样有点儿清高,当安氏族人都在河北跟着安禄山混的时候,他却万里迢迢的跑到河西去投奔安思顺。既然大家性格不合,他以前没得到安禄山的关照,以后自然也很难得到。那现在又有什么必要去讨好他呢? 安禄山身后的几个少年也都跟着走了过来,大家坐的坐站的站,嘻嘻哈哈高谈阔论不已。其中一个十六七岁的虎头虎脑的可爱少年走到光弼面前,他弯着脑袋盯着光弼上看下看,然后笑道:“你好像是李大哥吧?这么多年你的面貌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我一眼就认出来了。李大哥你还记得我吗?” 光弼摇了摇头,眼前这少年如果是故人,那也是他在平卢时候的故人了。他离开平卢的时候,这小子不用问也只是个鼻涕小孩,现在长这么大了,相貌自然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怎么可能还认得出来? 那少年满脸失望之色,叹气道:“我是张忠志啊,奚族人张忠志,你不记得了吗?” 这个名字似乎在哪儿听到过。光弼想了又想,一时真的想不起什么来。 张忠志凑近光弼,贴着他的耳朵嬉笑道:“我爹名叫张琐高,我跟你在河北有过一面之缘的,那时候我还说过:‘我要娶你做媳妇儿。’你怎么就这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