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十 来生今莫许(3) (第2/3页)
慕南罂唇边勾起一个冷笑——助此人焚毁外族神寺算得了什么,助此人屠城又算得了什么!对这分明自寻绝路之人,他慕南罂何妨顺水推舟? 。。。。。。没入黑暗的一瞬,整个人突然变得轻飘无比,终于从虚弱的躯体中挣脱,低浮在半空。混乱的人声明明就在近旁,却听不见一丝声响;远远看着床幔后一坐一卧两个模糊身影,心中竟然知道躺着的女子,正是她自己。 转过身,妆镜就搁在案头,正对上她的面容。铜镜外,双瞳漆黑如墨;而镜中,赫然一对金褐眼眸——除了颁多贺的祭司,世间不会再有如此美艳逼人的脸孔。 是梦么?必是梦吧。 她认定人死则如油尽灯枯,神魂俱灭;若知晓阿古金已死,她会宁可相信这只是梦境。 于是阿七毫不犹豫的走出房去,穿过一进进宅院,门扇俱是洞开——就这么一直走到炼狱般血腥狼藉的街巷,立在巷口突然不知再往何处去,茫然回望之时,遍身血污的戎装男子正一脚迈进自己将将离开的深宅。 床榻上,阿七仿佛只是睡去一般。沉沉将她望着,身后响起兵刃出鞘声,暄才将视线从她面上移开,投向一旁那个身着青布长衫的男人。 缓缓一抬手,身后侍卫们纷纷收刀,悄然退下。 一路杀戮而来,不知为何,见了此人,心反倒稍沉了沉。于是开口时也少了几分戾气:“若未记错,这时节,阁下本该在青城。” 修泽将淬过蟾酥的银针一枚枚收起,淡淡应声道:“这时节,王爷也本该在青城。” “如此,暂且劳烦阁下照料。至于酬劳。。。。。。”言及此,暄自嘲一笑,“事到如今,阁下若觉暄还能有何可取之物,尽管拿去。”说着转身欲走。 “我已救不得她。”修泽眼中无喜无悲,静静道,“你亦是如此。” 暄步履微顿,回身轻笑道:“阁下怎知我救不得?” 只见修泽道:“此乃禁秘之术。他们不会交出施术之人,哪怕同归于尽。” “那我自然会成全他们。”暄冷然笑道,“不会有一人活着逃出城去!” 修泽这才抬头直望过来——似乎将将觉出面前这男子的双眼像极了他的生母,洛家的女子,美就美在一双妙目,而如今这眼眸生在英挺眉峰之下,除却阴冷杀气,再没半点女子的柔媚。 “如此,”修泽似是低低一叹:“罪孽深重,又何苦。” 暄闻言先是一怔,继而放声大笑,直笑得腰侧伤口抽痛,方道:“想不到阁下这般悲慈慧性,当初在云际寺竟算不得偶遇了!可惜暄从不信神佛,亦不信善恶果报!”说罢紧按剑柄,大步而去。 “若儿。。。。。。”待那人去远了,修泽将手轻轻拂过阿七的额发,柔声道,“你我就此别过。但愿,往后也莫再相见。。。。。。” 影邑虽处边地,却已有数十年未曾经历战乱,赵衍百姓与外族比邻而居,和睦相融,本亦算得一方乐土,终究没能躲过这番祸事。 西北边民本就彪悍尚武,桀骜不驯,且果如修泽所说,宁死不肯供出幕后主使。自丑时三刻封城缉叛,未至天明,械斗之中衍军也颇有丧亡,更伤及城内的众多赵衍百姓。 宸王虽有明令,而平叛之时不知确因情势难控,抑或有人蓄意为之,一场屠戮过后,无分外族、赵衍,城中竟是十户九空,往日熙攘街市,如今汇血成渠,乱尸如麻,其状惨烈之极。 晨光初现,一队轻骑穿城而过,沿途处处死寂。行至城南一间庵堂,原为收容流离百姓之所,眼下却因一场莫名火事,只剩得残垣断壁,尚有十数妇人小童匿身其中,好不凄凉。 四下巡探未见住持,便将一名小女尼带了来问话——总不过七八岁年纪,许是经过昨夜之劫受了惊吓,既不行礼亦没言语,抱了只豁了沿儿的木钵兀自不肯松手,就那么傻呆呆望着。 不知何故,立在这破败庵堂之前,暄忽觉胸口阵阵发紧。他并非自欺欺人,当他还是孩童,就从不信弥须推演的每一道所谓天命!若注定此生位至极尊,葬送在手中一座城池与数万条性命,也不过是前行途中的一块路石罢了。 可此刻,生平头一回,他竟想往那佛殿之上焚香一拜——不求佛祖度化,只是若真有业果轮回,愿世世为木为石,以偿今世恶业。 宁可如此。心中也并无一丝的悔。 缓缓褪下拇指上的赤金扳指投入木钵之中。小女尼回过神来,这才哑着嗓子怯生生道了声佛号,接着又低低说了句什么。因有些西北口音,暄并未听真,倒是旁边有个定北兵士听明白了,转述道:“这位小师傅说,殿下可去庵中请住持师太点一盏大大的长明海灯,做消灾祈福之用。” 暄未置可否,仿佛根本就不曾听见,转身上马,吩咐左右:“回晏府!” 。。。。。。晏宅内,往日花团锦簇的厅堂之上,如今皆是兵甲寒光。阖府家丁仆妇们早被驱至后院,个个面如死灰,惶惶难安——有得了风声的,只知外头封城一宿,死伤无数,最终抓获一名西炎巫士,咏川侯亲自问审过后,奉宸王之命就地斩杀。 虽是传闻,与实情也并无多少出入。 这厢赵暄刚赶至晏府,便见守在府内的周进匆匆跑来回禀,说亓修泽人已离开。 暄倒不觉意外,因问可曾留下什么话来。 周进便道:“亓公子说务必告知殿下,若非施术之人死了,否则禁术无人能解;又说早先与殿下约定之事,他定会守约——” 。。。。。。再望见她,恍惚中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