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土豪_第八十三章 出谋划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三章 出谋划策 (第2/2页)

量的余粮可供食用,甚至能养的起鸡鸭猪牛!真是无法相比较。爱卿,你说如果这只新军练成了,朕就可以开始革新了吗?朕真的非常想看到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如此的生活啊!”

    李承没有说话,或者说,他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从本质上来看,只要枪杆子握在手里,那就有了可以跟南方根深蒂固的士绅地主以及村落宗族等传统旧势力叫板的资格。但是,道德经说了“兵者,不祥之器也!”,如果到时候真到了要派出军队强力推行革新的地步,就说明要流血了。死的都是大明百姓,都是汉人手足,李承也不愿看到这个结局。

    “军队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起一个威慑的作用,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刀枪仍旧不能对向陛下的臣民,他们都是大明百姓,都是您的子民。”

    “你说的没错,自相残杀,终归不符圣人之训。朕知道了。”

    皇帝一行在浮山城住了有四五日之久,最后一天,李承带着一些目前在浮山身居要职的军政官员将皇帝送到了移风镇,在移风镇内给准备出征山西的五万大军践行,与此次领军的尚泽谦说了好久,嘱咐了一些注意事项。

    李承一直站在镇外一处小山坡上,远远的眺望着逐渐远去的大军身影直到最后再也看不到人影外,天也黑了下来,李承等人快马加鞭回到了浮山城内。

    送走了皇帝,李承这些天一直吊着的心终于也落了下来,吩咐丫鬟打了一盆热水,泡了泡脚,然后跟旁边的仲孙凝说了一阵话就躺下沉沉的睡了过去。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成还在睡梦中,就听见外面砰砰砰的砸门声。

    李承带着起床气,不高兴的嘟囔着,幸亏仲孙凝和自己不在一个房间,要不然惊着了自己的媳妇和孩子,肯定要把这敲门的小子拖出去打上四十大板,一翻身又睡了过去,他这些天实在太累了,前几日照镜子的时候竟然发现耳朵上方的头发中竟然冒出几根白发!

    “委员长!委员长醒醒!朝鲜王国派遣一名官员刚刚到了码头,要求觐见!”外面这名士兵见这么久也没开门,自己也不敢随便进去,万一碰见夫人在里面,那可就麻烦了,只好一个劲的在外面敲门,边敲边扯着破锣嗓子喊。

    “行了行了,别喊了,整个院子的人都让你喊起来了!”李承还没出来,倒是把旁边伺候仲孙凝的小丫鬟给喊起来了,打开门没好气的说了这个卫兵一顿。

    “事情紧急,俺也没办法,这位jiejie,劳烦您进去叫一叫委员长吧!”

    “等着!”这小丫鬟用那双漂亮的凤眼给了卫兵一记白眼,小心的打开门走了进去。

    过了没多一会,李承慵懒的声音从外面传来:“进来吧。”

    那卫兵进门后直接了当的说道:“大人,今早海岸巡逻队的兄弟截获一支企图靠岸的小船,里面的人自称是朝鲜国王特使,来咱们的地方想求见您,具体事情没说。”

    “谁?”李承此时还没完全醒过来,迷迷糊糊的问道。

    “朝鲜国王特使啊!”

    李承听到后,心里直纳闷,朝鲜人这个时候找自己做什么?他们又是怎么知道自己的存在的?

    李承心里不明白不要紧,但是朝鲜王国从古时就开始接受汉人文化,学汉语写汉字,就连服装、制度都是仿照明朝来的。这种习气从明朝一直延续到清末被日本占领后才结束,但是几百年的时间早已改变了他们许多,在后世朝鲜人为了摆脱汉文化,还企图废除韩语中的汉字,但是最终自己打了自己的脸,因为他们悲剧的发现,一旦不用汉字,他们国家八成以上的史书无法阅读,就连政府行政机构都没法运转,最后只好老老实实的回归旧状,改了个首都名算完。

    所以说,明朝所发生的许多事情,隔个三五天,朝鲜就知道了,朝鲜知道后在隔一段时间,倭国也就知道了,都是连锁反应,这几个国家深受汉文化影响,也对他们此时的亲爹关注度很高,毕竟大明此时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不讨好点不关注点,将来朝贡的时候怎么摇尾巴讨欢心?

    “让人带他进城到外交院的外国处办公室等我。”

    “是!”

    士兵领命而去,而李承也加快了更衣洗漱的进度,他也想快点去看看,这墙头草一样的棒子到底想干什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