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我说反哺先人,你接受吗? (第1/2页)
2—26一直向前走阅读步石以下贴文后留言:“把圣人放在圣人的位子、先圣放在先圣的位子,使之各得其所,发挥正能量。”文章立意很好,就是贴子标题偏激了,差点让我错过这个子贴子。步石回复:赞成偏激的评论。 “步石以下贴文”是指步石发表在新华论坛上的帖子: 我说“反哺先人”,你接受吗? ★我年前对一位社长说“反哺先人”,结果他不理我了,估计认为我疯掉了。你听了这句话,你接受吗?欢迎你理,哪怕是修理,并请自主选择方法:A、用砖拍我的头。B、用粪泼我的身。C、用化肥浇灌我的根。D、用泉水叮咚我的心。 ★道理其实真的很简单。一个小孩子,自己不会吃饭,父母喂他,叫哺。那么这个小孩子长大,喂他老迈吃饭困难的父母则可以叫反哺。我们的先人已经逝去,但他们的思想、理论、学说、精神仍然存活于人世间。他们化作这思想之树一代代地福荫着他的后代。福荫着他的后代叫哺。我们这些后人难道是只知道乘凉而不知道给它培土和浇灌的吗?培土和浇灌就是反哺。先人已逝,思想因此停止。思想之树要能够继续生长,必须依靠后人把根留住并反哺。反哺是后人的自信、义务和责任担当。否则只不过是坐享其成罢了。以至于外国人很奇怪,今天的中国人仍然说着几千年前中国人说过的理论。只知享福不知孝敬与责任,以祖先为荣不敢自豪,不思进取,毫无创新,大顺不道。 ★东西方文化都有圣人、先圣、先哲、先知等说法。我们认为圣人是存在的,这种存在叫有条件存在。孔子说要敬畏圣人和他们的学说。敬畏,第一要尊重。第二要保持一定距离。敬而远之。第三要怕,既怕不听他们的话而吃苦,又怕太听而受累。 ★圣人和先圣的概念是有不同的。圣人都是优秀的导师。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那么先圣在他的那个时代是圣人是导师,但早已经不能再“知新”,所以他的传世学说中哪些话、思想、精神对现代仍然具有指导意义、指导作用是需要现代人“温故而知新”的。即圣人只能是当代人。现代的圣人只能是现代人,其他的圣人是“先”字辈的了。比如清代的圣人只能是清代人,结果请孔子来当,吃亏了。把圣人放在圣人的位子、先圣放在先圣的位子,使之各得其所,发挥正能量。 ★黑格尔说过孔子的理论是幼稚的。中国人一听可能觉得别扭。其实可以修改为:先圣在今天的圣人面前显得有些幼稚了。圣人跟圣人比不过分吧?但对事不对人。所以他的话丝毫没有贬低孔子,而是举一例子警告和嘲笑了有的统治者、文化人、知识分子。而一般人和社会学习了孔子的理论后文明的级别是幼稚级,不学则属于愚昧级。幼稚级是基础,再学习现代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理论可以达到现代级。而树先圣为圣人则自然地排斥今天的人登高引领,统治者这样做的本质是愚民。 ★中国人怀念祖先,敬畏先圣。把根留住,中国人做的最好。把根本变得更加粗壮、使枝繁叶茂更高大在近代无功可表。失败!失败!失败!使伯乐按上一颗九斤老太的心。其实,自然法则,不欺东、西、先、后,上天永恒地平等地眷顾着中国,所以杰出人才的胚子从来没有匮乏过。这应该成为我们对人的第一判断,第一人才意识。 ★既然杰出的人才胚子从来都不匮乏,那为什么有钱学森之说呢?是不是教育的问题?这样的怀疑太过简单了。我们认为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在于教育的水平。而杰出人才的出现并不在于教育。在于表达机会。 ★有人说表达机会太多了。是的,你看网络这么发达,言路这么开放,论坛这么方便,言论这么自由,你可以尽情地表现。但表现并不是表达。我在这里表现,可是你不看,因为你那里有先圣,或看而不受,因为你信奉先圣的教条。“温故而知新”的话语必定被你所排斥。表现的人落得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