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世佛说_相思碑(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相思碑(二) (第1/2页)

    相思碑(二)

    阳春三月,先皇却意外驾崩,无声无息,上了年纪的老人就那么安静的死在自己的寝宫,一生驰骋疆场,打下这万里河山,得这么安稳的死法也算是善终。七位皇子,一个战死沙场,两个出生便夭折,两个无心朝政,剩下一个自小身体体弱多病,连吃饭都得下人伺候着,这一国之君的重担便落在了小小年纪七苦身上,那一年七苦七苦方才八岁。

    随着七苦登基,十一岁的厌离被拨到醒神殿伺候皇上,小小年纪却是玲珑心思,若不是如此,便也不值得七苦的母后费了一番心思悉心调教之后安排在七苦身边。

    那天七苦回去后,皇后便发现了端倪,任一个孩子怎么细心遮掩,那坏了的金丝锦靴也还是出卖了他,皇后命人去查了那破败的后院,九岁的厌离就这么阴差阳错的被带进了宫里。厌离被压着随皇后进入她寝宫的时候强忍着好奇,低头默默地跟着走着,一边走一边思量着自己会有怎么样的下场,其实不笨的她早就料到这里怕是待不下去,本已经准备好要离开了,却没想到这么快就被发现,厌离却没来由的一阵放松,死了倒也是好了,一了百了,说不定还能见到自己可爱的弟弟。但是却遗憾着还没给那个跟自己弟弟一样年纪的富家男孩做一顿鱼汤,想到这厌离紧紧的攥了攥手里的玉佩。

    然而,事情却并没有想厌离想的那样发生。宅心仁厚的皇后看到厌离手里攥着的玉佩,一下就猜到了七八分,开明的她倒也不至于被七苦擅自溜出去玩发多大的脾气,倒是对这个机灵的小姑娘有了几分兴趣。都说知子莫若母,自己的儿子自己自然之道什么脾性,自打七苦最爱的祖母死后,他就再没对谁有过好脸色,这回却把贴身的玉佩都送了这小姑娘。皇后打量着厌离,满生脏兮兮的,却独独一双眼睛透着灵气,倒也是个有意思的苦命小姑娘:“不必太拘束。”说着让人递了一块甜点给了厌离,“你叫什么名字?”厌离看着从没见过的甜点,大口吞咽着口水,却是一动也没敢动,听着那面容精致,衣着华贵的女人问自己话,边嘘了一口气边回答道:“我叫厌离。”看着厌离目不转睛的盯着甜点,这地位尊贵的皇后没来由的一阵心疼,怕是自己也说不出什么感觉。那下午的蚱蜢都给了七苦吃了,这会儿厌离的肚子便不争气的咕咕叫了起来,厌离也是饿的有些过了,壮着胆子问道:“这些,我真的可以吃吗?”皇后听着厌离那有些颤抖的稚嫩声音,本就心慈的她打定了要把这命苦的孩子留在身边:“你可想以后不再过受苦挨饿的日子?”厌离猛地抬起头愣在那里,眼睛里写满了惊讶。

    就这么,九岁的厌离便留在了这诺大的皇宫里,本就不难看的小姑娘这两年的时光出落的越发的标志,俨然的一个美人坯子。

    一个在后宫,一个在前殿,谁也没想到见面的日子会来的这么快。

    七苦八岁,梳着整齐的发,穿冬青的大褂子,被慈寿宫的大姑姑一路领向御书房。

    深秋的宫廷,红墙琉璃瓦,一切静谧无声,玉珠帘悄悄垂着,殿中隐有清凉的佛香。黄昏的枯寂一寸寸照在紫檀宝架上,窑青描美人觚里插着一束带露珠的花,后头搁着一只碧透的玉如意。

    另外两个上了年纪的太监抄手跪安。对面长廊上,食膳房的大太监领着一溜人人端来食盒,迎上她们,便恭恭敬敬地立着。

    姑姑带她进了殿中,推开门,人却垂手立在了外边。

    厌离自己往里走,心里好奇,却没说话,这也是姑姑教的。宫廷里教出的女孩儿,总是不大说话的,细细地笑,安静的瞧人,透出一股宝石玉器的贵气。忍冬大胆地走着,还没走到玉帘旁,便停下脚步。那穿着宝蓝压金线家常袍子的小男孩正背对着她,辫子也没梳齐,像是睡了一觉,有些懒懒的。正踮起脚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厚厚的满文书。

    厌离一伸手,替他拿到了书。

    七苦一回头便见了,已经变了模样的厌离,要滴出水的大眼睛安静的看着他,粉雕玉琢的脸庞着实精致的很,若不是看到她手上那一抹朱红的胎记,怕是真的丁点都认不出来。

    “是你?”

    “回皇上,是我。”

    厌离笑着看着面前熟悉的人,却怎么都没想过再见会是这番模样。她一笑,便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

    刚急忙跑进来的太监总管却没听见两个小人儿声音本就不大的话,轻声解释:“万岁爷,就是慈寿宫拨来的忍冬,从今往后啊,吃穿读写她就和奴才一同伺候您。”

    没等把笑藏起来,忍冬的手臂便被一只小手攥的紧紧的。

    “万岁爷,您要做什么呢?”

    七苦眉开眼笑:“张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