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却月传_第二十六章 百密一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百密一疏 (第1/2页)

    彭四海闻言大惊,这一趟公差出的可够背运邪乎的,好好的逍遥之地,江湖乐土,怎么搞的血雨腥风,尸横遍地,还有正二品朝廷命官,堂堂兵部侍郎命丧于此,真是骇人听闻!忙瞪眼回问道:“你可识得肖大人?”

    那军士抱拳回禀:“回都监大人的话,小的并不认识肖大人!”

    那彭四海一听怒火直蹿:“大胆,这是什么地方,还敢胡言乱语,小心回去打你一百军棍!”

    那军士一听着急了,忙接着回道:“大人,小人虽然不识得肖大人,但发现死者案旁有一个官印,案上平铺一封奏疏,落款写的是‘臣肖天瑞叩首以奏’,事关体大,小人忙报于大人!“

    彭四海一声冷哼:“你到是挺聪慧机巧的,可那奏疏事关朝廷机密,可是你我位卑之人所能轻易查看?还不速速退下!”

    那边龙少钦一听有绝笔奏疏,一下子来了精神,顾不得大厅里的狼藉和盘查,朝着那军士一挥刀:“你,快头前带路,引本少使前去查看!”

    那军士回头看了一眼彭四海,县官不如现管,还得听自己老大的,见彭四海点了点头,忙快步向前,朝楼梯走去。

    可那军士半兴奋、半忐忑的走了一半楼梯,却身形一歪,一个跟头从楼梯上跌落,再摸鼻息已然毙命。

    众人大骇,凶手就在这些人中间,众目睽睽之下,不知竟用何种暗器,高超手法,击杀此人。

    龙少钦停住脚步,抬眼盯着二楼环廊处站立的孙亦宸,双臂交叉抱于胸前,一副悠然自得看热闹的模样,又看了看那大厅默不作声、无视周遭变化、还在低头独酌的白衫年轻人,越发感到毛骨悚然,这些人来路不明,真是邪乎,不必再贪功亲身涉险,保命要紧,忙折身下楼,穿过大厅,头也不回的径直出了客栈,一边走一边丢下命令道:“统统给我带回审问!”

    丑时。建康城鸡鹅巷深处一个看似平常院落的内阁密室。龙少钦跪在地上,战战兢兢,面前太师椅上端坐一位中年太监,身着御赐紫蟒服,此人正是风言监都督魏津。

    已经把事情经过汇报于魏津,厂督不发话,龙少钦也不敢多言,忐忑不安的听候发落。片刻,魏津淡淡的问道:“嫌犯如今关在何处?”

    龙少钦忙答道:“回督公,小的寻思着这杀手敢在鸾凤阁的地盘向风言监、宣慰抚司和兵部侍郎下手,一定大有来头,抓住之后严刑审问一定能抓住大鱼,可刚进城,就被京兆尹窦鹏举大人亲自带人拦住,直接送到刑部大牢了,窦大人看似是巡夜,但好像是得到消息专门在此等候一般,所以……所以嫌犯都没有带回来,还望督公明察!”

    魏津呵斥道:“废物,如此重要的事情,你还不多带人马,我风言监上千厂番养着何用?”然后眼睛一眯,心中暗自盘算:“这事肯定大有文章,京兆尹窦鹏举、刑部尚书杜如承都是太子的人,把嫌犯关在刑部大牢……难道此事跟东宫有关?”想到这,魏津厉声吩咐道:“你速选得力之人,给我死死盯住刑部大牢,一定给咱家查清楚这些嫌犯何时被放,又去往何处,若再有差池,你提头来见!”

    龙少钦浑身冷汗直冒,唯唯诺诺退将出来,点选心腹之人布控刑部大牢。

    此刻东宫,太子孙鼎成也是焦急万分,在寝殿来回踱步,大伴冯彬侍立在旁,亦不敢多言,突然一个贴身服侍的小太监悄悄溜进来,向冯公公耳语一番,冯公公忙禀告太子:“太子爷,京兆尹窦大人和刑部杜大人、詹事李大人分别在偏殿和西厢房等候。”

    太子听闻,急匆匆的说:“那还等什么,先去见窦大人,让杜大人和李大人再等会。”说罢,竟自行推开寝殿门,快步走向偏殿。

    见到窦鹏举,太子向冯彬使了个颜色,冯公公识趣的退出房间,在外守候。

    京兆尹窦鹏举跪拜行礼后,起身奏道:“殿下,国舅上官大人不便来此,差下官禀明殿下,据京兆尹衙门兵马都监彭四海回报,此次出云客栈,共死伤五十二人,其中风言监厂番十二人、宣慰抚司千牛卫十六人、客栈鸾凤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