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却月传_第二十六章 百密一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 百密一疏 (第2/2页)

护卫十五人、肇事无名武士七人、兵部侍郎肖天瑞大人一人!另抓回十六人,其中客栈老板马富海一人;少年三人,其中一人自称是蜀中唐笑天,来京访友。一人自称是镇南王四公子孙亦宸,学艺归来。一人自称是……自称是东宫邓贤,太子侍从;还有自称是北燕王子慕容宽主仆五人;自称是诸葛世家三公子诸葛俊熙主仆七人;另有一名房客聋哑不语,以上人等因未查验真身,下官不敢擅自私放处置,均交付刑部大牢暂押!”

    太子褒赞道:“难怪皇上称赞窦大人是当朝能臣,以今日之事来看,名不虚传,果真干练精细,舅舅也当真识得良婿啊!窦大人一夜巡视接应劳累,请先回府歇息,事后本太子定有答谢,国舅那边我也自会美言!”

    窦鹏举谦辞一番,起身离去,他是国舅、尚书省左仆射上官无忌的女婿,太子一番客气,显然还是生分,没有把自己当作心腹之人,不过这储位相争,世事难料,太子之位,众皇子垂涎,说不定哪天这东宫主人就换作他人,还是跟定自己的老丈人吧,毕竟太子、三皇子、九皇子都是他的外甥。今日之事,他本以为要和风言监的人冲突起来,没想到那一贯跋扈的风言监少使龙少钦竟乖乖的交出嫌犯,兵部侍郎身死客栈,朝廷肯定会过问,具体的事情还是少知道为妙,知道的越多,死的也越快!想到这,窦鹏举反而乐得轻松起来,朝轿外侍奉的虞侯说了声:“回府!”

    等太子在西厢房坐定,本想长舒一口气,把悬着的心放下,突然想起什么,不等刑部尚书杜如承回报,抢先问道:“杜大人,那肖天瑞受越王指使,请到皇上密旨暗查私调军队一事,已有数月时日,想必自是有了眉目才会回京,不知客栈现场可有什么奏疏或书信作为证物带回?”

    杜如承满头大汗,吞吞吐吐的说道:“回殿下,今日缉查出云客栈的京兆尹军士小头目中本伏有我铁血密捕,一来想监视风言监和京兆尹衙门,二来想暗中查找、销毁不利于殿下的证据,可刚刚据此密捕回报,有贪功军士抢先报知肖大人死因,并在带路中被暗中灭口,等大队人马上楼查看,肖大人奏疏已不翼而飞。当时在楼上共有十人,一个自称是镇南王四公子孙亦宸,一人自称是……自称是太子侍从邓贤,一个自称聋哑不语的中年汉子,还有诸葛世家三公子诸葛俊熙主仆七人。夜长梦多,微臣准备回禀殿下后,即刻回衙连夜审讯嫌犯!”

    太子一皱眉,忙唤大伴冯彬入内,悄悄耳语一番,命他速查邓贤是否在东宫之中,心里不禁狐疑:“不在宫中好好带着,偏要凑什么热闹?”心下一乱,不耐烦的挥手让杜如承离去速速查问。

    太子詹事李寄基作为东宫总管,自是太子阵营除去大伴冯彬的的第二心腹,此刻他听闻奏疏不见,也是心头一紧,此次布局全是他的筹划:首先让与太子亲近的诸葛世家与赤月国、海盗王吴擒龙的手下私会,一如平常的在出云客栈洽谈走私生意,然后故意让人把风透给梁王的人,走私物资、私通敌国、海盗依《东楚律》当是死罪,他算计着梁王自是不会放过打击太子势力的任何机会,梁王又心思缜密,左右权衡之下,怕在鸾凤阁的地盘出动兵马打草惊蛇,定不会派五城兵马司抓捕,而会让其死士前去伺机生擒交易双方归来。自上次伏击失败后,太子、梁王、越王纷纷重金延揽江湖侠士、武林高手,李寄基也派出太子新延请的蜀中唐家堡高手唐笑天出马,作为黄雀,伏身在后,伺机制造混乱,除去兵部侍郎肖大人并嫁祸给梁王的人,最后再将梁王的人灭口。为了保证行动不受五城兵马司和京城巡防处的意外干扰,他还让太子请奏,让京兆尹衙门协同风言监彻查京城连环盗案,以便京兆尹衙门能出动兵马以备不测。

    谁知百密一疏,临行竟忘了叮嘱唐笑天查看肖天瑞的奏疏文档,幸亏刑部杜大人还有铁血密捕暗中帮衬,却可惜也没有找到这奏疏。这奏疏现在究竟会在何人之手?是关押在刑部大牢的那些人吗?还是另有他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