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伐之救赎_第一百二十话 挣扎的人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话 挣扎的人性 (第1/2页)

    第一百二十话挣扎的人性

    爹娘死去之后,马元义的爷爷奶奶也死了,他们的死让马元义从此成为了一个流浪在乡间孤儿,靠着偷窃与乞讨才能够活下的小乞丐。在过去他曾经一度沦落为一些老乞丐手中骗钱的“孙子”,他们经常被老乞丐们控制住,每日不得不将自己手中好不容易乞讨来的钱财交给老乞丐。如果上交的数目不够的话,那么他们轻则被他们打骂,重则被老乞丐买到rou店里面去成为任人宰割的菜人。

    所谓的菜人就是被用来像猪羊牛马一样宰割吃rou的活人,这些人要么是无法还债而被债主当成猪一样买到rou店,要么是因为家里穷而被自己的亲人狠心卖掉,要么就是被人绑架拐卖到rou店里面去卖给rou店。马元义不是没有见过菜人,甚至他还曾经吃到过菜人,只是他在吃之前不知道那是菜人。记得他很小的时候有一次过生日,他吵着想要吃一次rou,那时候家里的积蓄并不充裕,于是家里人就去给他买了一小块菜人的人rou……为什么要买菜人的人rou,而不是去买鸡鸭鱼rou,因为菜人的人rou要比鸡鸭鱼rou便宜不知道多少倍,往往买一块猪牛rou的钱能够买上好几块人rou的钱……这就是天灾人祸之下泯没的人性。

    在人类的历史上买一次的国家战乱或者是天灾爆发都会出现这些令人感到恐怖的事情:

    《旧唐书》记载,僖宗中和三年,黄巢与秦宗权联军攻打陈州。黄巢的军队围困陈州长达三百多天。这期间,关东土地无人耕种,人们饿得都站不起来。黄巢的军队就把捉来的俘虏当作粮食,一天之中被杀害的人以千百计。史书中提到:“贼围陈郡三百日,关东仍岁无耕,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舂磨砦”是黄巢军队的军粮供给站。

    在非战乱的天灾环境之下,则一样让人痛心棘手:明朝正德十年至二十年,整整十年发生全国性的饥荒。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罕有的公开买卖“菜人”的行为,买者卖者都是菜人的父母长辈,他们不忍心吃自己的孩子,就把他(她)卖给别人做菜人,然后用得来的钱买别人的孩子来吃。

    明朝崇祯末年,河南和山东发生千年不遇的饥荒和蝗灾,可以吃的东西都已经吃完,唯一剩下的可以吃的就只有人,于是便有了公开的人rou市场,其贩卖的乃是活生生的人,称之曰菜人。只需要花点钱,即可买到一个菜人,带回家像畜牲一样宰杀后合法的食用。当时情况是:景城(注:河北献县村庄名)西偏,有数荒冢,将平矣。小时过之,老仆施祥指曰:“是即周某子孙,以一善延三世者也。”盖前明崇祯末,河南、山东大旱蝗,草根木皮皆尽,乃以人为粮,官吏弗能禁。妇女幼孩,反接鬻(译:卖)于市,谓之菜人。屠者买去,如囗(译:割)羊豕(译:猪)。

    战乱或饥荒期间,妇孺不仅杀死后以充军粮,还在集市中公开出售。太平天国之乱时,曾国藩在其日记里就曾记载着太平天国之乱后皖南、苏北的人rou价目,高不过百余文,低仅数十文,远较猪羊rou为廉。最初人rou市场中出售的只是死人腐rou,但以后便发展为当场屠宰活人,谓之“菜人”。

    故而明末的屈大均有诗《菜人哀》:“夫妇年饥同饿死,不如妾向菜人市。得钱三千资夫归,一脔可以行一里……两肢先断挂屠店,徐割股腴持作汤。不令命绝要鲜rou,片片看入饥人腹……”

    诗句的大致意思(该诗句为部分诗句)是:一对夫妻与其在饥饿的年景一起饿死,倒不如将自己的妻妾买到卖菜人的店铺里。买到三千文钱(约数)可以让自己的丈夫回到家里去,买的每一块rou能够让自己的丈夫走一里的回家路……先把两条胳膊切断挂在屠rou店的里,在慢慢地各地到大腿来做成rou汤。为了得到鲜rou不能够一下子就将菜人杀死,每一片rou都到了饥人的肚子里面。

    这首诗歌的全部剧情大抵是一名在外地讨生活的人,因为碰上灾荒而没有财钱继续生活下去。同时他们的家里还有一堆老父母,这个时候家里的妻子为了能够全家生活下去,不得已将自己买到了菜人店里,以换取财钱,从而让自己的丈夫以及丈夫的老父母能够回家乡。这个妻子在菜人店里遭受非人的折磨,最终被屠夫当作牛羊宰杀掉,成为一道恶心惊悚而又悲哀的菜肴。(作者,由于全诗过于拷打人性,这里不予公布,请各位读者见谅,对于该诗歌里面的人抱有同情的心的人,请自行查阅。)

    这首诗创作于明末清初年间,该诗写作的时候满清已经入关,山河破碎。诗人当时身在广州并参加反清事业,该诗歌的写作的背景应该是广州某次旱灾在之后,诗人亲身经历的经历并目睹的悲哀一幕。

    这就是战乱,这就是古代的中国人在面临天灾人祸之时引发的一场场人间悲剧。这样的事情马元义就曾经亲身的经历过,他就曾经差点因为乞讨不到钱而被老乞丐给买到rou铺里买为菜人。如果说不是因为当时正好被游街施符纸治病的张角看到后救下,估计现在马元义早就成为一顿活人rou宴。因而被张角救下的马元义对于张角的忠心是不容置疑,即便张角让他去死,他也会欣然前往。同时,他也是对于大汉的仇恨最为深沉的,在他的脑海里面根本就没有任何向大汉屈服的意识。跟随着张角灭掉大汉,让普天之下的百姓能够苟活下来,便是他人生最大的理想,也是他报答张角活命之恩的唯一方式。至于马元义的副将张环,他和马元义则曾经是一个乞丐窝里的兄弟,和马元义一样被张角救下,和马元义一样授业于张角,所以也和马元义对于张角有着高度的忠诚,哪怕是为了张角去死。

    当然,马元义不知道的是,在黄巾之乱以后,无数的人因为黄巾之乱带来的战火而颠沛流离,又有无数的人因为黄巾之乱带来的杀戮而横尸野路,又有无数的人因为黄巾之乱带来的饥饿而人相伐食。

    在三国的历史上发生了太多太多吃人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人物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仁慈之君”刘皇叔,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刘备为争徐州地盘,刘备的军队在小沛被吕布的部将高顺击溃,刘备不得已丢弃家小独自逃难,去投奔曹cao,与曹cao联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