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话 挣扎的人性 (第2/2页)
攻打吕布,刘备落荒逃跑,以致途中绝粮,成为乞丐,还好刘备名声在外,老百姓争进饮食,夜宿猎户刘安家中,兵荒马乱之际,刘安想给刘备找一些野味,却一时找不到,故杀妻剔rou,摆了一桌“人rou宴”,饥肠辘辘的刘备看到rou食,对于这些怪rou起了疑心,便忙问:“此何rou也?”,刘安答道:“乃狼rou也。”刘备和孙乾遂饱食了一顿,第二天看到一妇人死在厨房,问明情况才知昨晚吃得是刘安之妻,洒泪而别;禀明曹cao后,曹cao令孙乾以金百两往赐刘安。 刘备曾经说过“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可见在刘备的眼中女人的地位是由怎样的低下,他不仅没有因为吃了女人的rou而责备刘安陷他于不义,甚至还大为感动,让曹cao赏赐他百金,这是怎样的一种变态……虽然说这个故事取自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但是内中的各种心酸和恐怖不由让人感到心寒。 马元义从过往的痛苦之中回过神来,他的副将张环已经消失在大周遗墟的巷道之中。望望自己的脚下就要冲上来的官兵,再望望着这名曾经和自己一起差点被买入rou店当菜人的兄弟,想到今日他两个都要死掉却没有办法死在一起,他的眼中不禁地留下了泪水,“兄弟,如果有来生我们还做兄弟……” 马元义擦掉自己脸上的眼泪,拔出自己手中的鬼头大刀向着正在抵御官军的教徒们说道:“兄弟们,曾经我们都是活不下去的农民,为了一口能够活命的食物,我们必须在风吹日晒之下卖力的耕种才能够获得养活自己的那一丁点粮食。可是就是这样的一点粮食,往往我们也要买成铜钱,然后交给什么也不卖力的官府供那些官老爷平日里花天酒地。到了荒年的时候,我们没有了粮食,就不得不靠着卖儿卖女来活下去,实在是受不了的,甚至是不得不要靠着吃人rou活下命来……” 马元义的声音很大,大到了她的声音几乎都要盖过在场的所有的人的厮杀声与被砍伤之后的哀吼声。那绝望的声音让所有的人包括我在内都下意识地忘记了杀戮,被他那份痛苦吸引住。 “老子的命没有那么好,不是那种有本事吃得上人rou的人。那时的我是个乞丐,一个差点被老乞丐打残之后买到rou店里去当菜人的乞丐。如果当时不是张天师救了我,收我为徒弟,那么现在我早就进了五脏庙里去祭拜黄天了。你们之中的很多人都和我一样,要么是被张天师从灾荒之中救下来的无依无靠的孤儿教徒,要么是灾荒之中受到过张天师的粮食接济的有儿有女有家业的一般教众。张天师有恩与我们啊,没有他其能够有我们今日的活路。我们显然是必须要自己活下去的,可是只要暴汉还有天存在我们就没有活路。兄弟们啊,眼前的这些官兵就是吃我们rou喝我们血的汉家贼臣的走狗。如今外面已经被包围了,我们已经无路可逃,到不如和这些汉狗拼了,就是死也要给我拉上一个垫背的。”
听到这些话,那些士兵们并没有回答,因为没有任何的人在这个时候有时间开口回应马元义的话,可是每一个人的内心里面都怀揣这一份怒火,一份对于这个世道的怒火。试问,谁愿意此生就做一个任人宰割、任人压迫的贫民,谁愿意在大旱大涝、衣食无着的时候干着卖儿卖女做菜人这种丧心病狂的事情……人的心都是rou长的,谁愿意看着自己的亲人被绑在柱子上叫卖啊,可是不这么就要饿死在街头。 站在这里的有的曾经在买不到粮食的时候吃过菜人,也有些曾经被小时候亲人卖掉而差点被沦落为菜人的命运,可是无论是吃菜人的,还是被吃菜人的,说来说去都是一种血淋淋的悲哀。谁愿意去吃人rou,谁愿意被当做rou食绑在柱子上买啊……这一切都是官府逼得,我们所做的这一切都是被官府逼得! 被马元义的话激励起来仇恨的黄巾军们愤怒地冲向我们的军阵,可是只有勇气而没有实力与优良的武器的他们又哪里是我的精锐的对手。他们就算是依托着地理上优势向着我们战斗尚未能够将我们击败,何况放弃优势与我们进行短兵相接。 看着这些跟农民没有区别的黄巾军悍不畏死地向着我的军势冲来,看着他们一批批地死在我的军阵之前,我不由地为这些农民们的死而感到动容。再设计《乱世三国》这套游戏的时候,黄巾军“死不后撤”的属性是我加上的(全面战争类的游戏之中士兵是可以逃跑的),原本我是将这个这个属性当作宗教狂热的加持,但是在现在却成为了拷打人性的一个属性。 “就算是你们的人数强大又能够怎样,就算是你应有绝不后退的勇气又能够怎样,我的军队可是在尸山血海之中磨练出来的,我敢于以七千兵马攻击匈奴人几十万的匈奴部落,又岂会怕你们这些连战场都没有上过乡野农兵。向我投降吧,我以我的家族、我以我的祖上卫青大将军名义起誓:倘若你们选择投降,我一定会让你们成为一名活着的、有尊严的俘虏!“ ------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sao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有左右《过大梁作》、《塞上曲》、《寒上感怀》、《望云州》、《旧京感怀》、《早发大同作》、《鲁连台》、《咏怀》等,无不是他爱国忧国激情的表露。屈大均在另一些诗如《扬州感旧》、《白门秋望》、《猛虎行》、《大同感叹》、《民谣》、《菜人哀》、《高州大水作》、《雷女织葛歌》等篇中,对南明政权的腐败表示痛心。他对清朝的苛政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对广大人民所受祸难疾苦表示深切的同情。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6月27日,他在家乡病逝。死后,因其所著《皇明四朝成仁录》被人举报有反清情绪,雍正、乾隆两帝分别下令彻查并焚毁该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